扎蘭屯風光
小城生活
下午3點多就到了呼倫貝爾的扎蘭屯,車站在市區(qū)內,大凡車站都是城市的第一張面孔,與很多城市進站必亂相反,扎蘭屯站算是一張清潔的臉。
在“屯”從“草木生于地”到后來的“聚之而成屯”的演繹過程中,扎蘭屯的聚合之力濃濃襲來……
這是一座環(huán)境優(yōu)美的北方小城,它靜臥在大興安嶺東麓,依傍著清冽的雅魯河水,沐浴著呼倫貝爾大草原的雨露陽光,在大山、大水、大草原的呵護中健康而有序地延伸著。
小城的幸福生活幾乎隨處可見。無論走到哪一處,都會有一種似在田園悠然信步般的感覺。原來扎蘭屯早有塞北蘇杭的名氣。
市內建筑井然有序,新建的房屋一棟棟拔地而起,道路兩邊都是綠化帶,大街上沒有一輛隨便停放的車輛;路邊上見到一所敬老院,環(huán)境也不錯,打聽了一下,每月繳納三四百元的生活費,就可以過上幸福的晚年生活。
最熱鬧的是集貿市場,大約有兩公里長的攤點,沿街一字排開,繁榮而有序。葵花子、大沙果、榛子等成為地道的扎蘭屯地方品牌。正逛得起勁,后面鈴聲響起,來了一輛賣貨三輪,跟著響起一串吆喝:“老喬來了,賣竹板、面板、大菜罐、小菜罐、還有幾個搟面杖,土豆撓、小篩蘿、葫蘆瓢、不給錢,撈不著……周圍隨即響起一片笑聲。問那個賣貨的老貨郎,今年多大?他答:“我五十有六,還沒活夠,還想健康,還想長壽,不過死了也沒救!
忍不住,笑噴。
晚上去市中區(qū)閑逛,幾大廣場都在歡騰,每天晚上的秧歌盛會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擠進去,老頭老太太們正奮力扭動,見到我拍照,更來勁兒了,有幾個大爺更是做出種種夸張的動作,惹得圍觀群眾狂笑不止。
十一月七日,海峽兩岸歷史性的臺北會談圓滿結束,隨著海協(xié)會、;鶗捻梾f(xié)議的簽署,兩岸大三通正式實現(xiàn),赴臺旅游的成本將會... |
肯尼亞人不僅為奧巴馬的肯尼亞血統(tǒng)感到驕傲,也希望他的當選能夠為這個東非國家?guī)硪恍⿲崒嵲谠诘睦?夏醽喐笨偨y(tǒng)穆西約卡認為... |
|||
薩爾茨堡建在峽谷之間,狹窄而峭拔。一千年政教和一的歷史給城市蒙上濃郁的宗教氣息,神靈的精神籠罩這小小山城。大主教歷史的森嚴... |
追求長壽是人類永恒的主題。而巴馬長壽老人所占的人口比例高居世界五大長壽之鄉(xiāng)之首,且繼續(xù)保持高增的趨勢,是人間遺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