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源村的太極星象系明朝開國謀士劉伯溫按天體星象“黃道十二宮二十八星宿”排列設計建造,村內名勝古跡眾多,現(xiàn)存古建筑1072間,3.4萬平方米。古屋、古橋保存完好,木雕、磚雕、石雕精美,巧奪天工。始建于南宋的洞主廟,是遠近聞名的圓夢勝地。村口設一占地達8公頃的巨型太極圖,村中布有“七星塘”、“七星井”,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密切融合,是古生態(tài)文化的經典遺存。
俞源,中國唯一的太極星象村位于浙江武義縣西南部,距縣城20公里。
南宋時,在松陽任教諭的杭州人俞德過世后,兒子俞義護送靈柩回杭,路過這里投宿時,停放在溪邊的靈柩被紫藤纏繞起來。俞義認定這里是神地,便置地葬父,守墓時與當?shù)厝送ɑ,至今已?0代,F(xiàn)在兩千多人口大多姓俞,是全國規(guī)模最大的俞姓聚居地之一。
俞源村的太極星象系明朝開國謀士劉伯溫按天體星象“黃道十二宮二十八星宿”排列設計建造,村內名勝古跡眾多,現(xiàn)存古建筑1072間,3.4萬平方米。古屋、古橋保存完好,木雕、磚雕、石雕精美,巧奪天工。始建于南宋的洞主廟,是遠近聞名的圓夢勝地。村口設一占地達8公頃的巨型太極圖,村中布有“七星塘”、“七星井”,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密切融合,是古生態(tài)文化的經典遺存。
相傳明代國師劉伯溫與俞源村的俞淶是同學,兩人感情甚篤。俞源村是劉伯溫從婺州、杭州回老家處州青田的必經之路。當時,俞源旱澇交替,常發(fā)瘟疫,民不聊生。劉伯溫好堪輿之學,上通天文,下曉地理,設計并指揮改村口直溪為曲溪,以溪流為陰陽魚界線設立太極圖。同時,村莊建筑按星象、八卦布局設計。村周11道山崗與太極陰陽魚構成天體黃道12宮,八卦形排列的28座堂樓,對應星象二十八宿,七星塘、七星井呈北斗星狀分布,被譽為處州十縣第一祠的俞氏宗祠正好位于其星斗內。
俞源村文物古跡眾多,古建筑有幢,以宋、元、明、清四朝古屋為主,尚有堂樓、廳、閣、院、館、祠、廟等,木雕、石雕、磚雕做工精細。其中宋代的洞主廟,元代的利涉橋,明代的古戲臺,均名揚四方,而村中迎玩堂和清代知縣題贈的萬春堂“惠及行旅”匾額,則證明俞源旅游有悠久的歷史。
若不是到俞源,還真不知道還有這么一個有著神奇色彩的村莊。
俞源坐落在浙江省金華市武義縣,離縣城約二十公里。來到村口,迎面是一條S型的小溪,將塊塊水田圈成一個巨大的陰陽太極圖,那個建于明朝的古村落,就隱隱約約地顯現(xiàn)在水田的盡頭、深翠的山腳下。村落中時不時飄出幾縷炊煙,田間三三兩兩走著農夫,好一派世外桃源的景象。
不遠處是一片參天的古木,棵棵大樹都有上百年的歷史,綠樹掩映下是建于明代的伯溫草堂。不見華麗,不見特別,只是散發(fā)著一種浙南鄉(xiāng)村特有的韻致,白墻黑瓦,木質結構,陡峭的屋檐,尖翹的屋頂,斑駁的牌匾,鋪滿青苔的石凳,數(shù)百年的歷史在這里、這一刻——凝固。
六百多年前的俞源村是個旱澇頻仍、瘟疫盛行的村子。該村俞氏第五代孫俞淶與明朝開國國師劉伯溫是青年時的同窗好友,請來劉伯溫幫助除害避災。劉伯溫經過仔細勘察認為,俞源四周有十一道山崗環(huán)繞,有靈瑞之氣,但村中的溪流太直太硬,把瑞氣都帶走了,只有將直溪改為曲溪,設計成太極圖,與十一道山崗形成黃道十二宮,才能把村中的瑞氣留住。他還進一步設計了天罡引二十八宿的村莊布局,在村中按北斗星狀挖出了七口池塘,要求俞氏后代按他的布局建造房屋。
旅游攻略:
金華素有“小鄒魯”之稱,歷來為文化禮儀之邦,歷史上講學群起,書院迭興。宋元時期金華學派與金華文派名播四海。當今則基礎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三頭并興。文化興盛必然名人輩出。文壇巨匠、丹青大師..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