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西沙群島
西沙群島,又名寶石島,位于海南島東南約180海里處大陸架邊緣,古稱“七洲洋”,與東沙、中沙、南沙群島構成中國最南端的疆土。由于長期以來人跡罕至,所以這里有保存完好的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對于久居內陸的人來說,西沙簡直就是海天外的最后秘境!
在2005年10月《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組織發(fā)起的評選“中國最美的地方”的活動中,經過全國200多位專家客觀、公正和權威的評選,西沙群島在參評的中國6500多個海島中脫穎而出,排位第1名。
西沙自古就是我國的領土,據史料記載,西沙等南海諸島古稱“崎頭”、“珊瑚洲”。東漢的揚孚在《異物志》中把南海的暗沙、暗礁又稱為“磁石”;唐宋時期,我國許多歷史、地理著作中把西沙命名為“九乳螺洲”;明清兩代地方政府編纂的地方志中稱西沙群島是“千里長沙”,南沙群島是“萬里石塘”。
早在2000多年前,中國古代文字中就有南海諸島出產海龜和玳瑁的記載。1000多年以前,也有中國漁民在西沙居住并進行海上作業(yè)的記述。早在隋代,我國已經派使節(jié)經南海到過今天的馬來西亞,唐代高僧義凈亦由此到達印度。
西沙群島是中國大陸到東南亞和印度洋海上航線的必經之路。千百年來,無數滿載著陶瓷、絲綢、香料、胡椒等貨物的商船經此駛過,這一航線又被冠以“海上絲綢之路”、“陶瓷之路”、“香料之路”和“香藥之路”的美稱。
明清兩朝,漁民們除在西沙海域捕撈海產品外,還在一些島上蓋屋、鑿井、植樹、養(yǎng)牛及生活。
中國歷代政府一直對包括西沙群島的南海諸島進行有效的行政管理。早在北宋時期,朝廷已就開始把西沙群島置于自己管轄范圍之內,還有古代最有名的元代天文地理學家郭守敬,曾被元朝的元世祖委派到南海進行天文測量;清朝朝廷曾派遣海軍官兵100余人前往西沙群島逐島查勘,命名刻碑,重申主權;抗戰(zhàn)結束后,國民黨政府派海軍到西沙,從日本人手中接受了被占的領土。1959年,人民海軍官兵正式進駐西沙永興島,成立了”廣東省海南行政區(qū)西沙、南沙、中沙群島辦事處”,直接對西、南、中沙群島及其海域進行管理。1974年,中國海軍又從越南當局手中一舉收復了珊瑚、甘泉、金銀三島,使整個西沙群島全部回歸祖國。
西沙群島像朵朵睡蓮和串串珍珠,撒落在碧波萬頃的南中國海上。它位于海南島和中沙群島之間,發(fā)育在西陸坡水深900~1000米的西沙臺階上,基底是前寒武紀古陸塊(基巖為前寒武紀副片麻巖)。它從東北向西南伸展,由45座島、洲、礁、沙灘組成。東北部是宣德群島,由永興、和五、石島、南島、北島等島嶼組成。西南部是永樂群島,由珊瑚、甘泉、金銀、琛航、中建等島嶼組成。
其中最大的島嶼是位于宣德群島的永興島,面積約2平方公里。是諸島中最大的島嶼,西沙、南沙、中沙群島辦事處設在該島上。島上有深水港、飛機場,我們國家在西沙群島的行政機構———西沙工委就坐落在永興島上。
西沙太陽直射時間多,日照長,年平均氣溫26.5℃,一月平均氣溫23℃,六月平均氣溫29℃;日氣溫最高31℃,最低21℃;雨季為每年5~6月份。海區(qū)也是熱帶氣旋發(fā)源地之一。
西沙群島主要由珊瑚礁組成,這些礁盤露出水面的面積只有百分之一左右,大量的珊瑚礁在水深1至3米的海水里。由于遠離大陸人跡罕至,所以西沙群島四周的海水十分潔凈,最高能見度達到40米因此,在西沙的礁盤里潛水又安全又能看到美妙的海底世界。 西沙地處北回歸線以南,雨量充沛,島嶼附近海域的水溫年變化小,優(yōu)越的環(huán)境加上大量的珊瑚礁,形成了西沙群島奇特的景觀。
西沙群島上棲息著鳥類40多種,常見的有鰹鳥、烏燕鷗、黑枕燕鷗、大鳳頭燕鷗和暗緣鄉(xiāng)眼等。在整個樹林的上層及其上空,海鳥成千上萬終日盤旋飛翔,千鳴萬囀,自成奇觀,素稱“鳥的天堂”。更有趣的是鰹鳥,它會在大海中給漁船導航,白天漁民根據鰹鳥集結和尋食方向,駕船揚帆前去撒網捕魚,傍晚跟隨它們飛回的路線,把漁船從茫茫大海駛往附近的海島停泊。漁民們稱鰹鳥為“導航鳥”。
西沙群島是我國主要熱帶漁場,海域寬闊,島礁星羅棋布,海產十分豐富,珍貴品種較多,每年吸引大批各地漁民來島捕撈作業(yè)。那里有珊瑚魚類和大洋性魚類400余種,是捕撈金槍魚、馬鮫魚、紅魚、鰹魚、飛魚、鯊魚、石斑魚的重要漁場。海產品主要有海龜、海參、珍珠、貝類、鮑魚、漁藻等幾十種。比較名貴的有海龜之王的棱皮龜,海參之王的梅花參,世界最著名的珍珠--南珠、寶貝、麒麟等十幾種。
在西沙常見飛魚一群群鉆出海面,張著翅膀,箭一般飛行。飛魚胸鰭特別發(fā)達,寬寬長長的就像蜻蜓的翅膀,它以很高的速度從海里躥出,展開胸鰭在空中滑翔,一般可以滑翔幾十米。陽光照在它的翅膀上閃閃發(fā)亮,形狀就像一架小飛機,飛魚劃出道道波紋,姿態(tài)優(yōu)美地畫了一道弧線,飛了約二三十米便又落進海里。一會兒遠,一會兒近,一會兒幾條,一會兒一條帶著水珠躥來躥去,仿佛一場罕見的飛行表演。
西沙熱帶海洋動物,清澈透明的海水,潔凈神奇的海底世界,五彩斑斕、千姿百態(tài)的珊瑚群,是海上游覽和海底觀賞的最佳場所;棲息著幾十萬只美麗的白鳥,經常有野牛出沒的東島,以及像一串串珍珠鑲嵌在西沙的七連嶼,為開展旅游觀光提供了優(yōu)越的場所;永興島上的將軍林、收復西沙紀念碑、南海工程紀念碑、海洋博物館、西沙展覽館、兄弟廟等,也有較大的旅游價值,是南海諸島的主要觀光區(qū)。
在保衛(wèi)西沙、建設西沙的斗爭實踐中,西沙官兵不斷創(chuàng)造和豐富了“愛國愛島,無私奉獻,艱苦創(chuàng)業(yè),樂在天涯”的西沙精神,用自己的雙手把一座座荒蕪的珊瑚島礁,建設成為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的南海綠洲。守島戰(zhàn)士是西沙海洋資源的保護者,也是建島愛鳥的模范。東島、中建島,每年都有幾萬只海鳥在島上安家,被國家列為重點保護海產區(qū)域。成群結隊的鶼鳥,守島戰(zhàn)士一只不抓。成千上萬的鳥蛋,一個不撿。在這里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由于西沙群島及其海域所處的特殊地理位置,長期以來一直處于軍事化管理狀態(tài),一直未有正式開放旅游,這又為西沙多增添了一份神秘感。據悉,《南海開發(fā)戰(zhàn)略旅游開發(fā)規(guī)劃》已獲通過。西沙旅游將主要著眼于高端市場,采用游船、飛機等方式按照劃定區(qū)域、線路進行有組織的團體旅游。
小貼士
交通:去西沙須乘坐“瓊沙2號”補給船到永興島。西沙目前沒有對旅行者正式開放,旅行者只能以特種考察的名義申請前往。去西沙群島須辦理邊防證和出海證,名額極其有限,一定要提前聯(lián)系!碍偵2號”每月一次(20日前后)往返西沙群島永興島,從海南島文昌市清瀾港出發(fā),航程14小時左右。17:00開船,第二天9:00左右在永興島靠岸,停留一個晚上,第三天17:00返航;租漁船去西沙群島,往返5至7天左右,費用3萬元,價格較高。
住宿:在島上可住宿在漁民家、船上或者自帶帳篷。碼頭附近的海南省駐西沙群島辦事處有招待所,雙人房60元/間,但招待所一般不對外營業(yè)。島上的淡水是將雨水凈化而來,一定要注意節(jié)約用水。
飲食:在西沙可以吃到各種海鮮,當地的青口螺和油炸海鯉魚都是上等的美味。帶上燒烤的木炭和孜然,領略燒烤石斑魚的真正美味,上好的醬油、芥末醬會讓生魚、刺身的味道更加鮮美!西沙工委招待所里有三餐供應,每天早晨7:00早餐,11:00中餐,下午5:00晚餐。一定要注意,不要錯過開飯時間。
潛水:到西沙去一定要帶游泳鏡、游泳衣、防水涼鞋。愛好潛水的朋友還要帶上潛水三寶(面鏡、腳蹼、呼吸管)。這里水質潔凈,能看到絕美海景。一定要和熟悉水性的朋友結伴潛水,不要在不了解潮汐、水流的情況下盲目下海。
垂釣:坐在岸邊垂釣,一般就能釣到一種紅色的魚;還可以站在漁船的尾部把穿著白布條的大釣鉤放進水里,船一開動,布條抖動,就會有魚上鉤,常常能釣到1米多長的大魚。
特別提示:西沙群島5月開始有臺風,8到10月最厲害,每年1至4月份,氣候適宜,風浪小,是旅行最好的季節(jié)。西沙陽光強烈,切記要帶防曬霜、防曬帽和墨鏡;島上蚊子多,最好帶上防蚊用品;對暈船者暈船藥是必備品;
不能隨便拍攝島上的軍事設施,更不能隨意攀登。隨身攜帶好邊防證和身份證接受邊防檢查。
西沙群島有我國保存最完好的珊瑚礁生態(tài)系統(tǒng),美麗又脆弱,許多海洋生物受國家法律保護,到當地旅行一定要注意生態(tài)環(huán)保。
寧靜的林蔭道上,偶遇溫文儒雅的教授,碰撞風采飛揚的青春,恍若與世隔絕... |
酒店是很多電影的重要場景,通常男女主角在里面發(fā)生最浪漫的故事,或者成為兇殺懸疑電影的重要證據場所... |
|||
墨爾本,是個奇妙的地方:一邊依偎著蔚藍的大海,一邊枕靠著滄桑的巖石;懸崖峭壁之間可以開辟出世界上最美麗的公路... |
空姐,很多人認為是一份即輕松又令人羨慕的職業(yè)。其實空姐的工作卻是非常辛苦的。例如,遇到挑剔的乘客時,也必須要保持微笑等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