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燈山
相傳,明嘉靖年間上蘇莊在立村建堡時,風水先生為其選址在一條南偏東、北偏西斜線走向的“龍脈”之上,龍首龍尾均位于八卦五行中的土位。嘉靖22年建堡時,為使該村更加興旺發(fā)達,取五行相生火生土之意,在堡墻南端建起燈山樓一座,供奉火神。但又怕火神過旺,生出事端,便在與燈山樓對應的堡墻北端建起三義廟一座,供奉劉備、關羽、張飛。傳說劉備是壓火水星,這樣便可火生土、水克火,水火平衡,興旺太平。從那時起,上蘇莊村每年都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拜燈山敬火神,擺香案供“三義”,延續(xù)至今。如今,這項全村百姓最為虔誠的民俗儀式,成為蔚縣民間鬧春古老而又獨特的社火景觀。一年一度的拜燈山活動從正月十二就開始籌備。
正月十四上午,在燈山樓和三義廟之間的十字街口豎起燈桿,并將火神的牌位供于燈桿上。從堡門外到堡內(nèi)正街還要掛起用木框做架、紙糊的長方形排燈和五顏六色的過街紙帶,上書吉祥短語。
下午,點燈山的藝人們進入最緊張的時刻。他們要將數(shù)百個燈盞在燈山樓內(nèi)的層層木架上擺出花邊兒和吉祥字樣,再把浸泡麻油的燈捻兒逐一插入擺好的燈盞內(nèi),然后將麻油過火預熱除去雜質(zhì)灌入壺中,拎壺為擺好的燈盞一一注油。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