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七洲列島的海蝕隧道
冒險指數(shù):★★★★★
人文指數(shù):★★★★★
七洲列島存有一種世界罕見的地質奇觀:海蝕隧道。這兒幾乎每一座島嶼都有一兩個洞穴,它們大部分只有幾米深,唯有雙帆島和燈峙上的洞穴穿透了整座島嶼,形成可行小舟的“隧道”。
曾駕小艇從雙帆島之西帆的北端洞口駛入,這長約200米的洞穴呈南北走向,洞中光線不足,洞壁巖石突兀而起。奇怪的是,看來很干燥的洞穴,洞頂竟有水滴不時落到我們的脖子上,讓脖子颼颼一陣發(fā)涼。小艇前進約百米,轉過一道彎,眼前豁然開朗:洞穴變成百來米寬,洞頂也高達百米,整個洞穴在此變成了一個寬敞的大廳。更為奇特的是,大廳的頂部竟有一個通向天空的小洞,洞口寬約可容一人通行,洞壁光滑,略呈螺旋狀,陽光從頂部洞孔直射進隧道。想來有些不可思議:看起來那么巍峨的一座海島,內部竟然被什么力量給掏挖一空?
其實,創(chuàng)造海蝕隧道的神秘力量還是來自大海。從地質學角度看,七洲列島所處的位置,正是地殼斷裂破碎帶通過處。海浪數(shù)萬年不斷拍打沖刷之下,破碎的巖石逐漸松動,最后從島體脫落,另一部分高高在上的巖石則因為重力原因也沉入了海底。于是,在數(shù)萬年的波涌潮漲聲中,海蝕隧道慢慢形成。
五、瓊北火山
冒險指數(shù):★★★★
人文指數(shù):★★★
海南島北部(瓊北)地區(qū)自新生代以來,計有10期59回的火山噴發(fā)活動,形成大小不一、形態(tài)各異的火山100余座,火山熔巖分布于?、瓊山、文昌、瓊海、定安、澄邁、臨高、儋州等八個市縣及洋浦開發(fā)區(qū),面積約4000km2,是我國歷史上火山活動最強烈、最頻繁以及持續(xù)時間最長的地區(qū)之一。
距離海南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及交通樞紐的海府地區(qū)僅約15公里的馬鞍嶺-雷虎嶺火山群是瓊北火山區(qū)噴發(fā)年代最新(距今約1萬年)的火山群,在數(shù)十平方公里的范圍內分布有38座形態(tài)完整的火山和三十余條火山熔巖隧洞,實屬國內外罕見。而更為罕見的是在馬鞍嶺火山群區(qū),尚保存有一片面積約300公頃的熱帶原生林,生長有百年以上的古榕樹群和原始珍稀植物,以及黃猄、野豬、山雞、蟒蛇和各種鳥類等國家級保護動物,形成完整的熱帶生態(tài)動植物群落。這里遍地的野花異草點綴其間,煥發(fā)出一種枯木逢春勃勃的生機。火山與森林本來是兩種不能同時共存的自然資源,但在范圍內的巖溶渣石上卻生長了千姿萬態(tài)的古老樹木,叢林覆蓋達90%以上,這種奇特的資源景觀,是國內比較罕見的風景旅游資源,具有很高的觀賞和科研價值。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