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田是人類面對自然環(huán)境表現(xiàn)出來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是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典范。當然,原想以梯田耕作獲取生存機會的祖先不會知道,他們還為后人創(chuàng)造了一種非常美麗而特別的景致,特別是在春天。
一、滇、黔、桂篇
梯田是人類創(chuàng)造出的一種非常美麗而特別的景致。特別是到了春天的播種時節(jié),形狀各異的大小梯田盛滿清泉,農民們犁田、砌埂、削壁、灌水或牛拉,或人牽,點綴在如鏡般的梯田水面,勾畫出一幅生機盎然的田園風光。
梯田——大自然與人類的精美畫作
據一些典籍記載,“梯田”這個名稱最早見于南宋范成大的《驂鸞錄》,那是他從故鄉(xiāng)吳郡去廣西一路上的旅行記。他在江西袁州看到“嶺阪上皆禾田,層層而上至頂,名‘梯田’”。而白居易的一首詩里所說的,“泥秧水畦稻,灰種畬田粟”。亦概括了南方的農業(yè)生產及土地利用情況。可想而知在低而平的地方種水稻,并且能促進其他產業(yè)的發(fā)展,山民們確實花盡心思。于是獨特的“山有多高,水有多高”梯田便像神跡般降臨在水土流失的土地。
關于我國古代農民開辟梯田是始于何時,亦有種種的說法。有人說,《楚辭》宋玉的《高唐賦》中的“麗山之孤畝”就是說的梯田!稜栄拧め屒稹分扒稹币彩翘萏,還舉漢墓出土的陶制水田模型為證。依此而言,戰(zhàn)國秦漢時代已有這種田法了。但不論出于何時,當初簡單地順坡墾田乃是貧苦的農民迫不得已、只顧眼前生活的權宜之計,所以,有梯田處一般是貧瘠的山村。
然而現(xiàn)在,梯田不僅僅是生存的載體,也是審美的載體?梢哉f,國內的梯田美景是攝影師們挖掘出來的。因其獨特的景觀,攝影師扮演了伯樂的角色,成為第一批游客,在他們的鏡頭下,梯田變得如此炫美。隨著這些作品向外流傳,梯田的知名度也開始一步步擴大。攝影勝地名聲的確立,使許多普通游客被吸引前去尋訪、體驗。
●云南元陽哈尼梯田,見證神奇大地雕塑
云南省元陽縣地處哀牢山南部,這里聚居著哈尼、彝、傣、苗、瑤、壯、漢七個民族,是一幅多姿多彩的邊地民俗風情畫廊。經過千百年來各族人民辛勤的勞動,依山開墾了36萬多畝的梯田,堪稱世界一絕。也被攝影愛好者稱為“最神奇的大地雕塑”。
元陽梯田有多依樹、壩達、猛品、金竹寨龍樹壩等六七個景點,分布在離老縣城十多至幾十公里的各個鄉(xiāng)?慈粘龊腿章湟欢ㄒx對景點。每年10月至次年3月灌水養(yǎng)田,這時候梯田的線條最好看。春天是插秧的季節(jié),在此之前,元陽梯田已經蓄上了水,波光粼粼,拍出來的效果極好。
這里的梯田落差極大,最大落差有1500多米,坡面長度更是達到了幾公里。以一座山坡而論,梯田最高級數達3000級,這在中外梯田景觀中是罕見的。隨著山勢的起伏,每塊梯田都顯示出與眾不同的顏色,遠遠望去,層次分明。錯落在一坡坡梯田間的,是大大小小的村落。
最值得看的是老虎嘴一帶,那里的梯田立體感最強,坡度最陡,所以顏色的層次感也最強烈。而在龍樹壩的梯田,卻完全是另一番風情,少了幾分壯闊,而多了一些小巧與艷麗。龍樹壩梯田因為水里的含養(yǎng)成份跟其他地方的梯田不一樣,所以浮萍最多,以紅綠黃為主,故色彩艷麗,是拍近景及愛好徒步人士的極佳去處。
游覽推薦線路:昆明-建水-元陽-東川-羅平
游覽攻略
到云南元陽看梯田,多依樹的日出與壩達的日落是最值得拍攝觀賞的。在多依樹,每天去都能看到不同的景色,那里攝友很多,每個都是扛著腳架背著鏡頭,還有在那里扎個帳篷過夜,就為拍日出能搶個最佳機位。當紅日從東方升起,第一縷光線射下來,注水的梯田開始展現(xiàn)銀白色的光澤。漸漸地在太陽光的投影下閃耀著金色的光輝。
在壩達,梯田日落之景同樣讓人驚艷。落日余輝的色彩與田埂線條交織出流動的光影,隨著暮色逐漸消散,梯田同樣變幻出綺麗的色彩。
3月在元陽賞過梯田,還可以前往東川拍攝紅土地,到羅平欣賞油菜花海。計劃7天左右的行程會相對充裕。
資訊補給站:
交通:去元陽梯田有兩條路,一是從昆明經建水到元陽。另外一條是昆明到個舊,然后轉乘到綠春的車子。
住宿:元陽分新舊城,為了攝影方便,一般會住在老縣城里,老城有云梯大酒店和云梯順捷酒店,此外,各鄉(xiāng)都有不少旅館。
美食:烤豆腐、砂鍋米粉是當地特色,有勇氣的還可以一嘗哈尼族的豆豉。過橋米線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可選擇干濕兩種吃法。
購物:元陽縣牛角寨的云霧茶和元陽魯沙梨值得購買。
廣之旅推薦線路:昆明元陽梯田羅平油菜花海雙飛六天攝影團
全州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形以元江為界,元江以東屬于滇東高原區(qū),元江以西為橫斷山縱谷的哀牢山區(qū)。全州最高處為金平縣西南部的西隆山,海拔3074米;最低處在河口縣南溪河口,海拔76.4米。境內河流分屬紅河、南盤..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