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趟“大理游”,未聞幾杵疏鐘,不見半江漁火,更不要說趁蟹嶼螺洲,看什么三春楊柳、九夏芙蓉了,但也未曾料到竟會鬧得一個性字歸。這一趟端的游了個甚?是不是有些孟浪了?
請不要誤會,我們的大理游,沒有美人陪,沒有紅袖隨,沒有索費小姐身后追……這年頭,那一個性字,雖說早已遍地開花,無需諱莫如深,卻也絕非哥幾個下三爛惹將出來的。
去之前,我對蒼山洱海沒什么概念,無非少年時代看電影《五朵金花》留下的一點印象,那已經(jīng)是非常模糊了。至于大理,按照我的思維定勢,大約也是危樓如林,四望無邊……相當于內(nèi)地一個中等城市吧?因而也就不可能進而去設想,它們之間還會有什么關系。頂多,它們地處云貴高原,海拔高一點,緯度低一點,氣候暖一點,紫外線多一點。除此之外,還會有什么呢?
可是,等我走去一看,那一驚非同小可!
首先是大理。那也叫城市?!它夾在蒼山洱海之間,南北走向,東邊是洱海,西邊是蒼山,一不象皇城堡,二不象上海灘,三不象霧都,四不象江城,真正的四不象。如果一定要打個比方,那就恕我不恭了,煞似一條裹腳布。 “曬”在蒼山腳下,“晾”在洱海旁邊,長長的,窄窄的,說句搞笑的話,嗅一嗅,沒準一股味兒!
其次是蒼山洱海。我也沒有想到,它們竟然挨得那么近,那么地相依相偎,給人以無限想象空間。
蒼山就在洱海身邊,洱海就在蒼山腳下。蒼山青黛,洱海湛藍;蒼山委蛇,洱海綿長;蒼山巍峨,洱海平闊;蒼山雄奇,洱海婀娜;蒼山冷峻,洱海溫柔;蒼山持重,洱海嫵媚;蒼山陽剛,洱海陰柔……如果也一定要打個比方,不說您也知道了,是的,不管從哪個角度看,它們都象是一對一往情深的戀人。
這個比方,在候晚飯的大排檔里,得到當?shù)厝说倪M一步詮釋,那才真叫經(jīng)典呢!
我們是中午到的,匆匆吃點后,就抓緊時間“白相”古街風情。
大理古稱“葉榆”,源于西漢。元封二年(前109年),漢武帝劉徹為開發(fā)西南,在此地設置了葉榆縣,所以大理古城又稱"榆城"。 歷史上的南詔國、大理國都曾在這里設都,成為我國西南邊陲的重要門戶,F(xiàn)存的大理古城為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所建。大理有南北城門,城內(nèi)是石板路,主大街縱貫南北,街道兩旁青瓦屋面,民居、商店、作坊等相聯(lián)。
沐浴著高原初冬的陽光,在滿街飄蕩的葫蘆絲樂曲聲中,一路游覽來到南門,只見譙樓高聳,城墻滄桑,幽深的城門上,楣懸大理二字。城門口的廣場上,三三倆倆的白族少女,身著她們民族的盛裝,一臉笑意地面對游客。我不太明白她們在做什么生意,誤以為也象十里洋場樣,“騎馬倚斜橋,滿樓紅袖招”。再一細看,不象!姑娘們雖然個個花容月貌,可那眸子里是純凈的,眼神是無邪的,笑意是由衷的,跟今日滿大街“休閑屋”里的小姐比,不可同日而語。一打聽,原來她們都是出租女郎,即把自己租給游客們合影留念的。這在其他地方我未從見過,借用時髦話說,也算是此地的一道風景線吧。
應當說這也是一種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是旅游業(yè)發(fā)展帶動起來的,當然也是這個勤勞智慧而又愛美民族的創(chuàng)舉。
對游客來說,到一個人數(shù)較少民族的棲息地旅游,同那里的土著漂亮女子合個影,給自己的人生留下一份珍貴的紀念和一段美好的回憶,當然是件趣事。倘若能踏遍祖國的山山水水,逐一同五十多個人數(shù)較少民族的土著漂亮姑娘合個影,誰又能說那不是一段頗富創(chuàng)意的佳話呢?
然而,非常遺憾的是,國內(nèi)游客卻鮮有問津者,租她們的多是些老外。
這就有了疑問。國內(nèi)游客為什么不租?是沒那賊心,還是沒那賊膽,或者是沒那賊經(jīng)費?
推己及人,我想,不“租”的原因,肯定不會是錢的問題,如今花個十塊八塊的誰還在乎?而且花得又不冤枉。賊心呢就更不用說了,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誰又能例外?因此,不“租”的原因,十之八九非不愿也,實不敢也!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