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戴河返北京的途中,時隔多年后,繞道往清東陵再轉(zhuǎn)了一圈。
依稀記得頭一回來東陵,還是讀大學(xué)時的事。許是那時的清朝印象多是腐朽且罪孽深重的吧,總之,即便去過,卻也只剩有淺淡的印象——淺淡到只有一個名稱,標(biāo)示著曾經(jīng)到過的。人的記憶中,抑或有著許多的地名、人名,經(jīng)著后來歲月的填埋跟疊加,終是無力回天地沉淪到底層。曾去過也罷,曾相識也罷,近乎于沒有過。誠然,聊勝于無……聊者,縹緲如遠(yuǎn)處的一縷輕煙。
于一個往昔之朝代,后來的人僅憑有限的史籍記載評說傳聞,哪怕怎樣地鑿鑿翔實,到底是攀著他人的梯子張望,戴著別人的眼鏡觀瞧,怕也不會真切地如面對面端詳、審視;充其量不過是能觀瞧到它的一個倒影,連個背影都還趕不上。背影,終是本主兒的一部分,只是沒了長著眉眼的正面生動罷了。倒影,多少有著似是而非的余地。隨著視點、光源位置的不同,而或長或短或肥或瘦……正是環(huán)肥燕瘦,各花入各眼,各有取舍耳。即便真如古人言能“以銅為鑒”,但面對鏡子也未必一定能找出瑕瑜處:衣冠歪正,只能憑照鏡人的標(biāo)準(zhǔn);否則,街頭也不會有如此多妝容丑陋者了。如是,“以古為鑒”也生出可疑處——到底象董狐那樣的“直筆”寥寥(《左傳·宣公二年》);“以人為鑒”也因敢錚錚言“豺狼當(dāng)?shù)溃矄柡偂钡膹埦V之屈指可數(shù)而難得——既然“千秋萬歲,何時復(fù)見此君”(《后漢書·張綱傳》),自然難再生于世了。無怪辛棄疾嗟嘆“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氨M信書,則不如無書!(《孟子·盡心下》)
此下的清東陵,大面上倒遠(yuǎn)未如“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唐·李白《登金陵鳳凰臺》)般破落。除去“被冷落”在“風(fēng)水墻”一旁的“大玉兒”(孝莊文皇后乳名)的墳塋“寂寞無開主”地伴著坍塌和剝落而頗顯孤寂外,大多仍“器宇軒昂”地挺立著。屏幕里雖盡可以做著“重光”、“翻案”的游戲,但其肉身以及土木的建筑,終敵不得歲月與風(fēng)雨的侵襲。
古來今往,一向以“蓋棺定論”評說人之功過,F(xiàn)今的人民史觀日漸式微,而英雄史觀正甚囂塵上做著新一輪的復(fù)辟。連電視廣告中的陳道明也振振有詞道:“豪仕造時勢……我與‘豪雅’共傳奇!”似乎非如曹操這種豪杰辯白的“使天下無有孤,不知當(dāng)幾人稱帝,幾人稱王”方可“上應(yīng)圖讖下合民心”。
坐在車?yán)锺傆谏竦琅詫榻袢恕坝斡[之用”的柏油路上,除了舉目觀瞧周遭的景致,心底里全無半點的敬畏。遙想當(dāng)年,即使是受了品階坐擁爵位的人,若是來此謁陵祭祀,莫不是低眉垂首亦步亦趨逶迤著蹣跚而行。榮光已作了古,森然也化作了淡然……所謂的“禁忌”也隨了改朝換代而灰飛煙滅。規(guī)矩由人而定,自是當(dāng)由人來打破,無論這“打破”是否全然地有道理。如此的輕佻,怕與“過屠門而大嚼,雖不得肉,貴且快意”差不多。“尊古卑今”業(yè)已非是“細(xì)族孤門”的王充深惡痛絕的模樣,“褒古”也更多地在屏幕被盡情地“戲說”、被耍弄,成了名符其實的“戲衣”。
“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yīng)乎人”《周易·革卦·彖傳》 !岸Y崩樂壞”自是“革命”的副產(chǎn)品。凡革命者,非一定是思想者,于是便有了“倒洗澡水連孩子一起倒掉”,便有了背叛“希波克拉底誓言”的從醫(yī)者,便有了高擎“傳道授業(yè)解惑”的大旗而“慢藏誨盜,冶容誨淫”的從教者,便有了喪禮上的脫衣舞……很多皆“以革命的名義”,“崩之壞之”了!耙愿锩拿x想想過去”(列寧)。也許有朝一日亦需“以革命的名義”想想未來。
有很多東西關(guān)乎著未來。近年風(fēng)行之風(fēng)水說堪輿術(shù)便是其一。清東陵所處之地,“山脈自太行來,重崗迭阜,鳳翥龍蟠,嵯峨數(shù)百仞……”(《清朝文獻(xiàn)通考》),“龍穴砂水無美不收,形勢理氣諸吉咸備”,“萬年龍虎抱,日夜鬼神朝” 。帝王崩殂后,不僅要“安枕”,還要蔭蔽后來者。然,未有萬歲而不朽者也。風(fēng)水輪流轉(zhuǎn),三十年河?xùn)|,三十年河西。一個“轉(zhuǎn)”字,倒也透出講迷信的人的某種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洞天福地也罷,龍穴生氣也罷,“仁者久,暴者速”。更遑論人工建筑終是難比自然山水持久的。再恢弘巍峨之建筑,也終有破落坍塌的一天!叭耸缼谆貍拢叫我琅f枕寒流!(唐·劉禹錫《西塞山懷古》)天理昭昭。
清東陵,中國最后一個王朝首要的帝王后妃陵墓群,也是中國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體系最完整的古帝陵建筑,共建有皇陵五座—順治帝的孝陵、康熙帝的景陵、乾隆帝的裕陵、咸豐帝的定陵、同治帝的惠陵,以及東(慈安)、西(..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wù)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