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深入青藏深山腹地,在高寒缺氧的高原和大山間顛簸810公里,再翻越5249米的巴顏喀喇山口,渡過險惡的通天河后,我終于站在位于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結古鎮(zhèn)新寨村的嘉那瑪尼石城前。午后,高原令人目眩的日光正一大簇、一大把,似銀針、如水晶般擊濺、拋灑在層層疊疊、不斷生長的石堆與經幡上,爾后,在我們的鏡頭里泛出一種柔和的光澤。
傳說,300多年前,著名的第一世嘉那活佛于此地撿到一塊天然自顯的瑪尼石,這位圣者頓時洞悉了自己的使命:應于此地利樂眾生,昌盛佛法。于是,他便在這里不斷雕刻瑪尼石,平靜地度過了一生。自此,在結古鎮(zhèn)邊緣沉雄渾美的高山大坡之側,凝結著第一世嘉那活佛和其后無數佛教信徒的心血結晶,由一塊塊鐫刻著瑪尼經文的石頭壘起的巨城終于誕生,幾乎每一天都在一寸寸升高,一尺尺擴大。至1955年,嘉那瑪尼城的瑪尼石數量竟達25億塊之多。
藏族地區(qū)把經文或“唵瑪尼叭咪哞”六字真言刻在石頭上的這種獨特的宗教文化藝術表現(xiàn)形式,據說早在松贊干布之前的時代就已經出現(xiàn)了。藏族人認為山是神的化身,有超人的威力,構成山的石頭是神靈的一部分。在有神靈特性的石頭上刻上經文或“六字真言”,是一種很神圣的事情。因此,藏地信眾無論窮富,都盡可能多地敬獻經石,把它當作尋求佛祖保佑、追求精神敬仰和消災滅疾的神圣功德之舉,只要有可能,他們就終生孜孜不倦地在進行。而且沒有任何人在石上刻字留名,這就是所謂的“佛知我知”。
嘉那瑪尼城距西寧850多公里,海拔4500米。巨大的瑪尼石堆和一座大轉經堂、一座佛堂、10個大轉經筒、300多個小轉經筒、十幾座佛塔,共同構成了這處朝圣之地,斈崾钦行,有一座用紅色瑪尼石壘成的百丈寶塔,聳入云霄。石城的佛堂內,供奉著第一世嘉那活佛塑像和那塊天然自顯的瑪尼石。沿著整齊的瑪尼墻拐入經石城堡的內部,千姿百態(tài)、繁若星辰的經石一下映入眼簾,數十億塊或新近彩繪,或色彩剝落、經受了時光雕琢的經石,縱橫有序地呈現(xiàn)在明朗的天空下。 瑪尼石墻的正中,鑲嵌著六塊藏文雕刻的佛教六字真言,每塊長寬大約都是兩尺,色彩各不相同。石墻從四周曲折逶迤,沉穩(wěn)地向石城中心延展。石墻和石墻之間,形成寬為兩米的巷道。嘉那瑪尼石刻數量之多、雕刻時間之長、規(guī)模之大,世所罕見。 在石經城墻面朝公路的經堂前門上,掛著“吉尼斯世界紀錄之最”的英文、中文和藏文的證書。
我們到來的這天,恰逢藏族信眾繞山朝拜的一個好日子。按照當地藏族人的習慣,若想功德圓滿,須得圍繞瑪尼石城轉100圈,折算一下,等于60多公里。 而轉一圈嘉那瑪尼石堆,就具有誦讀一億遍六字真言的無量功德。
玉樹素有“江河之源、名山之宗、牦牛之地、歌舞之鄉(xiāng)”、“唐蕃古道”和“中華水塔”的美譽。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長江、黃河和東南亞第一巨川湄公河(即瀾滄江)均發(fā)源于玉樹。巍巍唐古拉、..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