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以前,喀什大巴札只有在星期天營業(yè),所以至今外國游客及國外旅游資料仍將這個巴札稱為“星期天大巴札”,實際上現(xiàn)在這個巴札每天都在營業(yè),但只有在星期天才最能讓人感受到巴札的熱鬧勁和空前的規(guī)模。
聞名遐邇的喀什大巴札是一個具有兩千年歷史的傳統(tǒng)貿易市場。早在公元前128年,張騫出使西域來到疏勒國,也就是今天的喀什市,曾這樣描述疏勒城居然同中原的城鎮(zhèn)一樣,有很象樣的街道和市場店鋪,城里城外,車水馬龍,駝隊馬幫,熙來攘往,行商坐賈,比比皆是,雜貨分呈,琳瑯滿目。人們的服飾一個個絢麗多姿,所操各種語言,聞所未聞,已經是一個繁華的貿易市場。
按照喀什維吾爾人的傳統(tǒng),喀什的巴札自古就有專業(yè)之分,如柴草巴札、地毯巴札、布匹巴札、牲畜巴札、生產資料巴札、小刀巴札以及干果巴札等,特別是牲畜巴札一般只在星期天進行。
這一天人們從四面八方帶著要出售的牲畜涌到這里,在這里你可以體驗到古代絲綢之路上那種古老的貿易形式,可以看到以貨換貨,特別是袖子里的交易。
我們離開東門大巴札,直奔城外的牛馬巴札。然而,我們去了才發(fā)現(xiàn),牛馬巴札已經遷移到十公里以外去了。
圖/文:老楊
相關閱讀: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