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舞姿動作較大而又旋轉時,舞者身上的彩帶飄逸,身上銀飾閃爍,形似“孔雀開屏”,“錦雞亮翅”,這就是“錦雞舞”稱謂的由來。
每當逢年過節(jié),喜氣來臨,蘆笙手們吹響蘆笙走進蘆笙塘,姑娘們就頭戴打制有數(shù)只錦雞的銀花、銀角,穿戴著自己刺繡的盛裝,精心打扮來到蘆笙塘,踩著“四滴水”蘆笙舞曲翩翩起舞,五彩斑斕的服飾猶如錦雞展開了漂亮的羽毛,故名“錦雞舞”。
蘆笙場就是在離寨子不遠的田里,她們祖輩生活在貴州丹寨縣邊遠的大山中,有些人甚至一輩子都沒走出過這些大山。雖然生活在偏僻的山里,但沒有與世紛爭的她們都保存有一種快樂的心境。
錦雞舞表現(xiàn)了苗族人民性格中溫和嫻靜的一面,體現(xiàn)出人與自然和諧友好的精神狀態(tài),凸現(xiàn)出苗族人民古老而絢爛的美學追求,是民間舞蹈中的一朵奇葩。
圖文來源:新浪博主 肖育文
相關閱讀:
美麗富饒的黔東南州居住著苗、侗、漢、水、瑤、壯、布衣、土家、仫佬、畬等民族。這里民風質樸,人民勤勞善良,熱情好客,處處洋溢著濃郁的高原豪放之氣。各民族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在創(chuàng)造美好家園的同時創(chuàng)造了絢麗多姿..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