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將中國的飲食文化推向了新高潮,大街小巷、高級食肆談論都是美食,其中的蔥燒海參就是魯菜系中膠東菜的代表。
膠東菜,又名“福山菜”,因起源于福山縣(今煙臺市福山區(qū))而得名,后來傳入青島,青島菜承襲發(fā)展,自成一派。關于膠東菜的歷史,我們不必過分的去探究,來到膠東地帶,如何吃怎么吃,才應該是食客們最應該關心的問題。
膠東菜以烹制各種海產品見長,吃海鮮就要吃原汁原味的,不過中國人一般沒有生吃的習慣,膠東人也不例外,他們很少生吃海鮮。所以,在膠東地帶,膠東人一般對海鮮進行煮、蒸、煎、炸等烹制后,一樣能保持海鮮的鮮嫩清淡、原汁原味的特點,所以食客們在此吃海鮮的時候,會感覺到味道極鮮,唇齒留香。
膠東名菜:蔥燒海參&紅燒大蝦
這道久負盛名的蔥燒海參是選用膠東特產刺參制作而成。菜品以水發(fā)海參和大蔥為主料,烏黑的刺參配著白中透黃的蔥段,色澤紅褐光亮,芡汁濃郁醇厚。聞之蔥香四溢,經久不散,食之海參滑潤,質地柔軟,食后無余汁。相傳,明代時期蔥燒海參已經是皇家御膳,為皇帝偏愛的美食。后來,清末到民國,“蔥燒海參”成為魯菜名店的招牌菜,像北京的豐澤園,上海的豐澤樓等等,都能吃到地道的蔥燒海參。建國后,“蔥燒海參”的地位更是大幅提高,如今這道名菜,已經在各大魯菜館,乃至膠東的普通人家都能烹調食用,所以,來山東不必擔心吃不到地道的蔥燒海參。
除了蔥燒海參,膠東菜中的紅燒大蝦也是膠東風味中響當當的名菜。膠東半島海岸線長,海味珍饈眾多,對蝦就是其中之一。對蝦每年春秋兩季往返于渤海和黃海之間,這時對蝦極為鮮美。新打撈的對蝦肉厚味鮮、色美勻稱、營養(yǎng)豐富。紅燒對蝦出鍋后,色澤紅潤油亮,蝦肉鮮嫩,滋味鮮美。烹制時要用新鮮對蝦,鹵汁要濃厚,緊包對蝦,以便入味。
青島是中國首批優(yōu)秀旅游城市,位于山東半島南端,是中國東部沿海地區(qū)重要的交通樞紐和海外游客入出中國的主要口岸。青島三面環(huán)海、氣候宜人,加上特殊的歷史積淀,使青島早在20世紀初就成為中國著名的旅游勝地。旖旎壯美的海濱風景線;起伏跌宕的海上仙山——嶗山;“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的城市風景;典型歐陸風格的多國建筑;濃縮近現代歷史文化的名人故居;現代化的度假、會展條件,這一切的一切都使青島這座中西合璧,山、海..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