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似女人蠶蛾之眉,螺髻山似少女頭上青螺狀之發(fā)髻”,這是螺髻山名字的由來,這座與峨眉有著“姊妹”淵源的大山,也成為了涼山地區(qū)重要的旅游資源。
與大小涼山一貫的“硬漢形象”相比,這個從名字就帶了一絲婉約與溫柔的螺髻山,以其冰川角峰、刃脊的沉穩(wěn)剛毅,珍珠般散落的湖泊、茂密森林的秀美,展示出涼山州婀娜的另一面。螺髻山之美 冰川遺跡引專家游人競折腰
螺髻山最出名的就是保存完整的第四紀(jì)古冰川遺跡。無數(shù)到這里科考的學(xué)者專家贊嘆連連。角峰、刃脊、冰斗、冰蝕洼地,這些地理上的名詞對應(yīng)下來,就是崢嶸挺立的峰頭和星羅棋布的高山湖泊,因基巖、水草等外在條件不同,這些湖泊也染上了不同的顏色:翠藍、棕紅、草綠……五彩絢爛,奪人眼球。
有的湖泊深藏在原始森林中,四周冷杉林立;有的以山峰為背景,湖面就是一面倒映這山這景的明鏡。螺髻山管理局局長日海補杰惹說,這些湖泊是攝影愛好者眼中的“天堂”:天天有美景,四季不同風(fēng)。在冬天,結(jié)冰的湖面更顯晶瑩剔透!耙驓夂蛟,湖面冰層厚薄不勻,并不十分結(jié)實,所以大家一定要按捺住自己的好奇心,不能到冰面玩耍,以免出現(xiàn)意外”。
徒步入山邂逅一個野趣旅程
螺髻山也有索道,因為省時省力,成為許多游人優(yōu)選的登頂方式。然而在日海補杰惹看來,只坐索道,也意味著與眾多驚喜一一錯失。
日海補杰惹推薦說,趁著索道的更換,不妨徒步進山,與多種珍稀動植物親密接觸,實地感悟山的魅力。
螺髻山主峰海拔4359米,山體內(nèi)部垂直差異顯著。相伴而生的箭竹林和杜鵑花帶是登山過程中最顯著的景象。沿山勢而上,穿梭于茂密原始森林中,不僅可以見到已經(jīng)長成灌木、樹叢的杜鵑花樹,還可以與多種野生動物邂逅:小熊貓、紅腹錦雞或是角雞。一旦有生人接近,藏于林中的它們會躲閃,并弄出聲響。
景區(qū)提醒,上山單程需要花費至少3小時,由于氣候變化多端,氣溫也較山腳更低,風(fēng)力更大,徒步游客需要做好防風(fēng)保暖措施,穿戴好帽子、沖鋒衣和防滑的登山鞋等。另外,由于山頂氣溫在夜間能降到零度以下,不建議客人在山頂露營,以防凍傷。
由于冬季道路容易結(jié)冰,建議自駕游客最好參加有資質(zhì)、有合作的自駕車團隊,“景區(qū)可以與自駕車俱樂部建立合作,更方便了解團隊的客人人數(shù),也能及時將道路狀況傳達給車隊”。
彝族風(fēng)情熱情美酒迎客來
在螺髻山周邊,彝族人聚集的村寨為螺髻山添上一抹濃重色彩。涼山州旅游局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們,涼山的彝族有不同的分支,可以從服飾上分辨:寬如裙裾的寬褲腳、略顯夸張的燈籠褲的小褲腳。但在身為彝族人的日海補杰惹看來,不同的服飾背后,是同樣熱情的文化:用桿桿酒迎客,用砣砣肉待客。而“四只腳”是最隆重的待客儀式,就算經(jīng)濟再不寬裕的人家,哪怕用兩只雞也要湊夠這“四只腳”。
在彝族同胞家里做客,有幾個禁忌需要注意:不能跨過火塘,不能摸別人的頭,也不能講臟話,也不能開女主人的玩笑。還要注意彝族同胞不吃狗、貓、蛇等動物。
普格是彝族火把節(jié)之鄉(xiāng),彝族文化底蘊深厚。
螺髻山彝寨位于神姿仙態(tài)的國家級風(fēng)景名勝區(qū)螺髻山下,地處螺髻山集鎮(zhèn),占地170余畝,由82個不同類型的彝族特色民居、兩座寨門、11個大小碉樓、客棧、茲姆廣場、阿莫里惹雕塑、畢阿史拉則浮雕和民族特色穿枋等景觀組成。走進彝寨,就仿佛走進了彝族文化的歷史長廊;漫步彝寨,可以充分感受到神秘的彝族傳統(tǒng)文化,領(lǐng)略中國第一彝寨——螺髻山彝寨的風(fēng)采。魅力彝寨與神奇螺髻遙相呼應(yīng),相得益彰,置身彝寨,是賞螺髻山色、品彝家風(fēng)情的絕佳之地。
涼山自古以來就是通往祖國西南邊陲的重要通道,是古代“南方絲綢之路”的必經(jīng)之地。遠在兩千多年前的秦漢時期,中央王朝就在這里設(shè)置郡縣進行管理。歷史上許多著名人物如西漢司馬遷、蜀漢諸葛亮、元世祖忽必烈、著名旅行家徐霞客、馬可.波羅等都曾有涼山游歷、活動的記載。1935年,中國工農(nóng)紅軍長征北上時,在會理舉行了永垂青史的會理會議,并在冕寧與當(dāng)?shù)匾妥迨最I(lǐng)歃血為盟,F(xiàn)在的涼山州是1978年經(jīng)國務(wù)院批準(zhǔn),由原西昌..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wù)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