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太監(jiān)生活 存留可憐人的記憶
可能是受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很多人說起太監(jiān),就會咬牙切齒地想起那些在戲臺上唱白臉的奸臣,比如秦朝的趙高和明朝的魏忠賢等等。這里并沒有太多的商業(yè)色彩,他們的目的只是為了記錄太監(jiān)的生活,將那些可憐人的殘存的記憶留下來。館長曾說,“盡管歷史上的確有一些太監(jiān)為虎作倀,禍國殃民,可大多數(shù)太監(jiān)都沒那么威風,從割去生殖器的那一刻起,他們就被烙上了‘賤奴’的標記,永遠低人一等。他們都是可憐人,對于他們,我們不平反也不譴責,我們就想告訴大家真實的太監(jiān)生活是什么樣的!
藝術寶庫
田義墓堪稱是石雕藝術的寶庫,它不僅體現(xiàn)在墓園整體的宏大凝重,風格統(tǒng)一,還體現(xiàn)在石構的體量大而繁復,設計精巧,牌樓、享殿、墳冢、祭器等多用漢白玉石雕刻而成,有極高的藝術和欣賞價值,代表了明代后期的石刻藝術,精湛、細巧。這里的石刻內容豐富,有八音、八寶、七珍、文房四寶,有諧音寓意的吉祥圖案,有民間流傳的八仙人物等,還有歷史故事、民間傳說如蘇武牧羊、羊續(xù)懸魚等。神道兩旁的文臣、武將的服飾和碑的形制以及大量的龍的雕刻,做工細致精巧。墓區(qū)內所有的石雕上都分別刻有動物、植物、人物、器樂、山石流泉,造型多樣,體態(tài)端莊。
為何一個明朝太監(jiān)的陵墓能保存那么完好,宦官博物館將向我們展現(xiàn)什么樣的太監(jiān)文化,歷史上真實的太監(jiān)是不是都跟故事里那些大宦官一樣禍國殃民?不用多想了,這個周末拉上好友一起去田義墓看看,揭開太監(jiān)博物館的神秘面紗,看清那段充滿詭譎、荒唐、屈辱和辛酸的歷史。
旅游貼士
附近靠著第四紀冰川博物館和法海寺,建議上午先來這里,然后去法海寺和第四季冰川。參觀的人不多,里面有兩個墓室可以下去看,挺陰森的,墓室的燈在下去的樓梯邊上要你自己隨手開關燈。有五個展廳在一進門的右手,建議先看展廳再進去看目的,因為展廳里面有一個是墓地的復原圖,最好照著下來再進去看遺跡。有一間屋里有個干尸,所以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心理準備。
地址:石景山區(qū)模式口大街80號(近法海寺公園早市)
北京有著三千余年的建城史和八百五十余年的建都史,最初見于記載的名字為“薊”。民國時期,稱北平。新中國成立后,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簡稱“京”,現(xiàn)為中國四個中央直轄市之一,全國第二大城市及政治、交通和文化中心。北京位于華北平原北端,東南局部地區(qū)與天津相連,其余為河北省所環(huán)繞。它薈萃了元、明、清以來的中華文化,擁有眾多名勝古跡和人文景觀,是世界上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最多的城市,每年有超過1億4700萬的..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