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西安城墻
天若晴了,我在城墻邊等你,
一起輕歌細語,泛舟蕩漾。
西安城墻又稱西安古城墻。廣義的西安城墻包括西安唐城墻和西安明城墻,但一般特指狹義上的西安明城墻。西安明城墻位于陜西省西安市中心區(qū),國家AAAA級景區(qū),著名的西安鐘鼓樓就位于古城區(qū)。
城墻有主城門四座:長樂門、永寧門、安定門、安遠門這四座城門也是古城墻的原有城門。從民國開始為方便出入古城區(qū),先后新辟了數(shù)十四座城門,至今西安城墻已有城門十八座。
最初的西安城墻完全用黃土分層夯打而成,最底層用土、石灰和糯米汁混合夯打,異常堅硬。后來又將整個城墻內(nèi)外壁及頂部砌上青磚。城墻頂部每隔40米有一道用青磚砌成的水槽,用于排水,對西安古城墻的長期保護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古代武器落后,城門又是唯一的出入通道,因而這里是封建統(tǒng)治者苦心經(jīng)營的防御重點。西安城東、西、南、北四座城門,分別有正樓、箭樓、閘樓三重城樓。閘樓在最外,其作用是升降吊橋,箭樓在中,正面和兩側(cè)設(shè)有方形窗口,供射箭用。正樓在最里,樓下是城的正門。箭樓與正樓之間用圍墻連接,叫甕城,是屯兵的地方。甕城中還有通向城頭的馬道,緩上無臺階,便于戰(zhàn)馬上下。城墻四角都有突出城外的角臺。除西南角是圓形,可能是保持唐皇城轉(zhuǎn)角原狀外,其它都是方形。角臺上修有較敵臺更為高大的角樓,表明了這里在戰(zhàn)爭中的重要地位。
西安城墻的防御性很強,城外的護城河為第一道防線。河上設(shè)有吊橋,是進出的唯一通道。吊橋白天降落在護城河兩岸,供人出入。晚上吊橋升在空中,就斷絕了進城的道路。城門外有間樓,用以打更和報警,為第二道防線。閘樓后邊是箭樓,外面墻體筆直,箭孔密布,便于瞭望和射擊,這是第三道防線。箭樓和正樓之間是甕城,它的作用是:若敵人攻進,即形成“甕中捉鱉”之勢,這是第四道防線。第五道防線自然是正城門了。敵兵要攻破這五道防線,極其不易。
除了城門設(shè)防嚴密外,城墻四個拐角的角臺上還修有角樓,作用是輔助城門,觀察和防御四面外來之敵。整個城墻外側(cè),每隔120米有一座馬面。每個馬面高低、結(jié)構(gòu)和城墻相同。每個馬面上建有可供駐守軍隊的卡房。城墻和馬面上有女兒墻,墻上有既能藏身又能奈望、射擊的凹口和方孔。因此,西安城墻對研究封建社會的城市建設(shè)、歷史、軍事和建筑藝術(shù),都有著很高的價值。
西安古城墻凝聚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為研究明代的歷史、軍事和建筑等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黑河水經(jīng)曲江池和興東湖,引入護城河。護城河兩岸植樹后形成環(huán)城林帶;▔⒉萜罕椴汲菈χ。從西門到東門,先后建成松園、牡丹園、石榴園、櫻花園、吉備真園、含光閣、迷宮、元梯、吊橋、南門月城等游覽點。
雄偉壯觀的西安城墻已成為市區(qū)最吸引人的觀光勝地之一。沿城墻外側(cè)已建成"環(huán)城公園",成為城市居民晨練的最佳活動場所。西安環(huán)城公園是全國唯一的環(huán)城公園,它的雄偉壯觀和多姿多彩,為古城增添了無限風光,也讓古城墻煥發(fā)了新的生機。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 © 1996-201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