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長眠處:清西陵
用最奢侈的形式,承載了最漫長的寂寞,用最漫長的守候,踐行著最純樸的信仰:漫漫神道,拋在身后的還有多少未盡心事?石像肅穆,可曾聽見陵中人幽幽嘆息?望天吼,騰龍壁,歷經(jīng)百年風雨;蘊一腔慨嘆,匯一身厚重,述不盡的滄桑,寫不盡的沉思。今時,留影于此,他年,誰又踏上這寂寂青石路?
清西陵是清代自雍正時起四位皇帝的陵寢之地,共有14座陵墓,包括雍正的泰陵、嘉慶的昌陵、道光的慕陵和光緒的崇陵。此外還有3座后陵,以及若干座公主、妃子園寢。位于河北省易縣城西15公里處永寧山下,離北京120多公里。周界約100公里,面積達800余平方公里。這里有華北地區(qū)最大的古松林,數(shù)以萬計的古松、古柏把這一帶裝點得清秀蔥郁,古樸大方。
清西陵北依峰巒疊翠的永寧山,南傍蜿蜒流淌的易水河,古木參天,景態(tài)雄偉。陵區(qū)內(nèi)千余間宮殿建筑和百余座古建筑、古雕刻,氣勢磅礴。始建于1730年(雍正八年),歷經(jīng)18世紀中葉至19世紀初,余緒延至民國年間。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選此為陵址。雍正的陵址本來是選在清東陵九鳳朝陽山,但他認為“規(guī)模雖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帶砂石,實不可用”,因而將原址廢掉,命另選“萬年吉地”。選陵址者奏稱,易縣永寧山下是“乾坤聚秀之區(qū),陰陽匯合之所,龍穴砂水,無美不收。形勢理氣,諸吉咸備!庇赫实塾[奏后十分高興,也認為這里“山脈水法,條理詳明,洵為上吉之壤”。
自此,清各代皇帝便間隔分葬于遵化和易縣東、西兩大陵墓。西陵自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首建泰陵,至公元1915年光緒的崇陵建成,歷經(jīng)186年,共建有帝陵4座,后陵3座,王公、公主、妃嬪園寢7座,埋葬著雍正、嘉慶、道光、光緒4個皇帝,9個皇后,56個妃嬪及王公、公主等共80人。宣統(tǒng)皇帝溥儀于1967年去世,最初安葬在八寶山。于1995年遷葬到清西陵的華龍皇家陵園。建筑面積達5萬多平方米,共有宮殿1000多間,石雕刻和石建筑100多座,構(gòu)成了一個規(guī)模宏大、富麗堂皇的古建筑群。清西陵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11月,清西陵與清東陵一起,被第24屆世界遺產(chǎn)委員會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
圖文來源:老刑警的新浪博客
Trips:
景點級別:AAAA
開放時間:8:00-18:00
門票價格:90元
路程:北京——清西陵(路程125公里)
長途汽車:北京麗澤橋每天早晨6:00開始有發(fā)往易縣的客車,約20分鐘一趟。到易縣縣城再轉(zhuǎn)乘9路公交車去西陵。
麗澤橋長途汽車站:每半小時一班發(fā)往西陵。16:00末班車止。
自駕車:沿京石高速公路南行,過涿州收費站后轉(zhuǎn)京昆高速,易縣出口下,經(jīng)易縣縣城,沿112國道西行可達清西陵。
出京城以西一百多公里,可到清西陵,還可順道逛逛野三坡或十渡景區(qū)。此次與朋友驅(qū)車同行,權(quán)當散心。西陵與明十三陵和清東陵組成了京城附近重要的帝王陵墓遺址。西陵中泰陵為雍正帝的陵寢,也是最宏偉的建筑群……[詳細]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wù)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