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公園西南隅,著名的“蘭亭碑亭”東側,有座很精巧玲瓏雁翅形狀的建筑——唐花塢。它背靠三面臨水的水榭,附近長廊曲折,假山荷池、幽徑芳林,風景十分優(yōu)美。其中間為八角亭式結構建筑,兩旁為玻璃暖房,朱漆綠額,藍色亭檐,玲瓏美觀。
唐花塢的“唐花”也叫薰花,亦作“堂花”。唐,本作“煻”,是烘焙之意,有“試燈風里見唐花”的詩句。即在暖室里用人工加溫法,使花提前開放。此法始于漢代,舊京早在明清年間就已有用這種特殊技藝為皇宮育花的花房。
唐花塢最早建于1915年,那時稱暖室。后來著名建筑學家梁思成參加了唐花塢的修筑設計,將暖室改建成全玻璃的具有民族特色的花房。其花房有17間,中間的部分改建成八角亭式,屋頂綴以孔雀綠色玻璃瓦,使唐花塢成為一座美麗別致的亭閣。
花房內筑有地炕,可生火烘焙育花;還有噴水池以及苔綠如茵的涵水池、山石等;ǚ績炔环执合那锒,一年四季都有花卉爭芳吐艷, 一年四季都可展擺各種名貴花卉供人欣賞。老北京時的一些文人墨客以及文學社團的成員,常在中山公園的“來今雨軒”茶社品茗、敘情、作詩賦詞,歡聚后都會走到唐花塢來欣賞盛開的花卉。
尤其隆冬及初春時節(jié),這里經(jīng)常舉辦極具特色的花市或花展。來觀花的人眾多,人們逛花塢也常購買幾盆盛放的牡丹或萬壽菊等花卉帶回家中,裝點家園、居室。(作者:張善培)
位于天安門西側,全園面積22.5公頃。原為遼、金時的興國寺,元代改名萬壽興國寺。1421年(永樂19年)明成祖朱棣興建北京宮殿時,按照“左祖右社”的制度,改建為社稷壇。這里是明、清皇帝祭祀土地神和五谷..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