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京出發(fā),進入華北平原腹地,眼前驚現(xiàn)一片“接天蓮葉無窮碧”的巨大湖泊。這里碧波萬頃,蘆葉飄搖,微風所到之處,吹起荷香陣陣,驚起水鳥翩翩,令人心曠神怡。這就是有著“北國魚米之鄉(xiāng)”之稱的白洋淀。
白洋淀位于保定市安新縣境內(nèi),總面積366平方公里,現(xiàn)有大小淀泊143 個,是海河平原上最大的淡水湖泊。白洋淀氣候宜人,風景絕美,四季競秀,妙趣天成。這里古有“北地西湖”之稱,今有“華北明珠”之譽,詩贊“北國江南”,歌詠“魚米之鄉(xiāng)”,曾是兵家必爭之地,帝王巡幸之所,文人騷客流連忘返之境。煙波浩渺的湖水,滋養(yǎng)著燕趙大地的世代子民,留下了無數(shù)慷慨激昂的動人故事。
白洋淀既是一項重大的軍事工程,也是一項龐大的水利工程,是天然基礎上人工治理的結(jié)果。公元前314年,燕昭王沿著古黃河流經(jīng)白洋淀的北岸,筑起了一條長500余里的長城,成為“燕長城”,從此奠定了白洋淀自古至今的北界。宋代由于軍事需要,于993年修建了“塘濼防線”以及后來的唐堤,成為白洋淀的東界。明正德年間,在白洋淀南端入口處,修筑堤防數(shù)十里,形成白洋淀的南界,白洋淀的范圍自此固定下來。
自古以來,白洋淀都受到歷代統(tǒng)治者的高度重視,尤其是清朝康乾時期,更是在這里修建水圍行宮,作為皇帝進行水上圍獵時的巡幸之所。據(jù)清史記載,八旗子弟善騎射生活,同時也從事漁獵活動。康熙皇帝繼承祖先傳統(tǒng),常進行旱圍和水圍,而白洋淀正是康熙水圍首選的地方?滴踉群 40 余次到白洋淀,其中水圍 29 次,并修建了 4 座行宮。乾隆也曾 4 次來到白洋淀水圍,并對4 座行宮進行了修葺。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