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旅游 > 正文
童話一樣的島上世界
我們有一周的時間在島上閑逛。桑托林的美,是世上很難有的童話一樣的美,小島上的居民把純真的童話色彩用到了極致。散步在小街中,滿眼都是最簡單的藍色和白色:白色的房屋和云,藍色的屋頂和天,間或有些彩色的墻點綴其中。小島的土地資源有限,所以房子都不大,大小也差不多,白白的一片像薄薄的雪層覆蓋著,很安靜,很可愛,沒人會因為富有而強占很大的空間當自己的私家花園,整個島顯得特別和諧。
若說小島全被藍白包圍,那也似乎稍嫌單調了點。隨便往哪戶人家一望,準能看到點綴在陽臺、走廊或屋頂上的裝飾物:可能是幾盆開得鮮艷的花;可能是幾個造型別致的瓦罐;也可能是色彩別致的桌椅;甚至可能就是兩塊圓溜溜的大石頭。我們時不時被一些不起眼的角落吸引著,島上居民那種恣意安居的心態(tài),令人向往,而他們充分利用色彩和線條的精心布置,又令我們驚喜若狂。的確,越是簡潔的美,越能讓人心動。
島上居民也如童話故事中的人們一般和善。當我只是想對一扇半開的門進行拍攝時,男主人硬是讓我到他院子里去拍。踩著被涂成淡藍色的樓梯徐徐而下,感覺這小島是如此溫柔可愛。
從新碼頭到島上的主要城鎮(zhèn)菲拉(Fira)需搭20分鐘的公交車。車在崖頂飛馳,才發(fā)現地勢與海上所見情形又不相同,島的西岸是刀劈般的懸崖,而往東則是緩慢下降的山坡,然后一片寬廣直到海邊。五月初是海島上的春天,沿途山坡上開滿了野花,陽光慷慨灑下,風兒輕輕拂面,各色花兒搖成一片姹紫嫣紅,遠處墨綠色的橄欖樹叢里,時隱時現白色的小村落,而那藍色圓頂建筑,一定是教堂了,我想天堂大約就是這般模樣。
陽光下的菲拉鎮(zhèn)在曲曲折折上上下下走不完臺階的窄巷子里,或商鋪或餐館或小咖啡吧,卻絕不喧鬧,仿佛大家都約定好了,不去破壞這藍白堆砌成的寧靜。走在這樣的小巷里,即便是剛經歷過海浪的顛沛,即便是背負著沉沉的行囊,心是愉悅的,腳步也因而輕快著。
懸崖上的咖啡屋
在咖啡館里要杯冷飲或雞尾酒,這在歐洲頗為平常,但坐在桑托林小島上的咖啡屋里,沒來由地有種激動的感覺。后來明白了,因為身后就是萬丈懸崖。
桑托林島的地質結構與愛琴海上的其他海島不同,它是一個火山島,歷史上多次爆發(fā)的火山使得它的中部陷落,最后形成如今有著陡峭褐色懸崖的月牙狀小島,正是這樣的構造使桑托林有著別具一格的特色:村莊、房屋、教堂、旅館和咖啡屋全都建在懸崖上。難怪,坐在咖啡屋里怎能不激動呢,稍稍往后探頭,就能領略到大自然的震撼力。
挑個臨海迎風的好位子,看書,看云,看島嶼……是一種舒適、愜意的享受。
找了個臨海迎風的好位子,四周被如洗的天空和碧藍的大海包圍,分不出海與天的界限,懶散地坐在那兒,看天,看云,看風,看陽光,看波浪,看島嶼,那么舒適、愜意的享受,這世上還有什么可以比這更滿足呢?
世界上最美的日落
桑托林的伊阿(Ia)小鎮(zhèn)有著世界上最美的日落景觀,這不是廣告詞。像每個觀日落的游客一樣,我也曾以挑剔的目光去感受和驗證,結果是我回家后游說每個朋友要去桑托林看一次日落。
其實日落看得多了:大海、草原、沙漠、山巒……每次日落時太陽都是一樣的瑰麗和燦爛;但因桑托林與眾不同的山型地貌,懸崖海岸,水天同色,還有童話般的村落和教堂,色彩柔和的民居和其他建筑,這一切的一切,都讓日落這一大自然景觀在桑托林的伊阿小鎮(zhèn)帶上了一種尤為美妙的意境和氣息。
太陽西沉,夕陽照在懸崖上,映襯得懸崖格外火紅;照在水面上,水面平鋪了一層金光;照在伸出的小島一頭,小島變得色彩斑斕;照在懸崖頂的風車上,風車現出一個美妙的剪影;照在游客的臉上,人人臉上是一片溫暖柔和的微笑......而隨著日落海面,云靄,帆船,山巒的色彩和光影都在瞬息萬變,美竟然可以在短短幾分鐘內有這么多的展現。太陽終于在海中消失,人群里發(fā)出了鼓掌聲。華燈初上,有的游客陸續(xù)離去,而有的依舊呆立在懸崖上的海風中,美美地回味著。
紅沙灘黑沙灘
島若沒有沙灘,那稱不上完美的島。愛琴海真是眷顧桑托林島,不僅給了它好氣候好風光,而且還一口氣賜給它三種顏色的沙灘:白沙灘,紅沙灘,黑沙灘。
白沙灘比較常見,紅黑沙灘就難得了。未見到時也是一腔好奇,一旦走近認識了,也就輕易揭開了謎底:原來是千年萬年前噴出的黑色紅色火山巖經多年的海風打磨后成了碎石細砂,自然也就形成了如今的紅沙灘和黑沙灘。
但不管什么顏色,游人們照樣在沙灘上愜意地曬太陽。一條大毛巾,一本書,一瓶冰水,喜歡休閑生活的人們可以在陽光下的海灘上舒舒服服地打發(fā)掉半天光陰,男女老少無不例外。沙灘很美,海水很清,忍不住拿出相機拍幾張照片,卻突然在鏡頭中發(fā)現:遠方那美麗的姑娘,正裸著身子仰面躺著,從容地享受著愛琴海的陽光和海風。女郎臉上那舒坦愜意的微笑,極像雅典神廟里看到的希臘女神。
來源:新旅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