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自然的奇跡,進入內(nèi)華達州的人間奇跡拉斯韋加斯。也許我真的是對博彩游戲免疫,居然一進入這里就開始感冒。在休息幾天看過了這個城市的繁華萬丈之后,我把一切打點停當準備上路,沿著15號州際公路進入了加利福尼亞州(California)。這條被洛杉磯華人戲稱為“發(fā)財路”的高速公路是南加州連接拉斯韋加斯的交通大動脈,每年不知給賭城送去多少生意,稱其為拉斯韋加斯的“發(fā)財路”才更合適。
傍晚時分我換上進入洛杉磯的10號高速公路。美國第二大城市洛杉磯于1781年9月4日創(chuàng)建,當時它的名字是“我們在普西努庫拉河上的天使女皇圣母之城”。200多年后的今天,多數(shù)美國人將洛杉磯稱為L.A.;蛟S這是當今世界上地名由繁變簡最好的例子。今天,絕大多數(shù)美國人都認為洛杉磯是拉美風情最濃郁的美國城市,其實將洛杉磯稱為墨西哥風情最濃厚的美國城市更加貼切。
到洛杉磯我便高燒臥床,第三天終于退燒,于是驅(qū)車出門,找到冷水谷路后,沿著它一路爬高直到圣菲爾南多谷(San Fernando Valley)的燈海在我眼前完全展開才將車停穩(wěn),搖下車窗欣賞起洛杉磯的夜景。
對我而言好萊塢山上那好萊塢的大字招牌、洛杉磯城中密集的高樓群和比佛利山莊的座座豪宅都不代表洛杉磯,它們至多只是洛杉磯這個概念中的特征元素,惟有這圣菲爾南多谷的景象才是我心目中的洛杉磯:它平坦廣闊,一望無邊,入夜后燈火閃爍,顯得平安祥和。難怪斯皮爾·伯格也選了這處夜景作為《E.T.》中小外星人第一眼看到的地球景象。
加利福尼亞充足的日照為洛杉磯贏得了電影城的盛名和財富,這里眾多的博物館和明星一夜成名的傳奇故事吸引著無數(shù)人前來追夢。而眼下,這個城市又即將成為我這次橫貫美國之旅的終點。回想啟程之初,每天一心一意想著的就是多趕些路程,多看些地方。如今真到了要為此行劃上句號的日子,我變得有些依依不舍,這里畢竟是我此行的最后一站。6298.18英里,美國公路地圖上的這組數(shù)字,是我抵達洛杉磯當日記下的旅途總里程數(shù)。
再見,這一路的美國。
寧靜的林蔭道上,偶遇溫文儒雅的教授,碰撞風采飛揚的青春,恍若與世隔絕... |
酒店是很多電影的重要場景,通常男女主角在里面發(fā)生最浪漫的故事,或者成為兇殺懸疑電影的重要證據(jù)場所... |
|||
墨爾本,是個奇妙的地方:一邊依偎著蔚藍的大海,一邊枕靠著滄桑的巖石;懸崖峭壁之間可以開辟出世界上最美麗的公路... |
空姐,很多人認為是一份即輕松又令人羨慕的職業(yè)。其實空姐的工作卻是非常辛苦的。例如,遇到挑剔的乘客時,也必須要保持微笑等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