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18世紀,狂歡活動盛極一時,歐洲各國的王公大臣、紳士淑女都趕到威尼斯,觀看精彩的室內音樂和戲劇演出,參與街頭和廣場上的民眾狂歡。威尼斯遂贏得“狂歡節(jié)之城”的稱號。19世紀之后,威尼斯共和國逐漸衰亡,狂歡節(jié)逐漸失去活力。直到近20年前,隨著旅游事業(yè)的發(fā)展,威尼斯的狂歡活動重新恢復,威尼斯狂歡節(jié)得以重放光彩。
面具是威尼斯的傳統(tǒng)。在威尼斯不只一個節(jié)日可以佩戴面具。 這一傳統(tǒng)可追述到1700年前。權貴和窮人可以通過面具融合在一起。在面具的后面,社會差異暫時被消除。富人變成了窮人,而窮人成了富人。他們互相尊敬地打著招呼。十八世紀時,政府甚至要求公民在某些政治場合必須佩戴面具,比如進行全民匿名投票之時。
面具掩蓋了佩戴者年齡身份甚至性別,你無法判斷對面那羞花閉月的容貌下是否是堂堂五尺男兒,也無法判斷在那永無變化的表情之下,那張真正有血有肉的臉是在笑還是在哭。面具下的狂歡,一切都是虛幻的,都是用華麗和夸張編織成的一場夢。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