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比亞如今是非洲第四大非燃料礦產的出口國,也是全世界第四大的鈾產地。這礦產財富實際上沒有發(fā)揮出任何涓滴效應——納米比亞的收入分配不平等在全世界屬于最嚴重的,對礦產的攫取不光發(fā)生在私有土地上,也發(fā)生在國家公園的周邊甚至內部區(qū)域。有兩座礦目前正在產鈾,其一就在納米布-納烏克盧夫特國家公園里面。它們的產量現為500萬公斤“黃餅”(核反應燃料重鈾酸銨或重鈾酸鈉的俗稱 ),預計2015年將提高到約1800萬公斤。諷刺的是,為了開采這里豐富的鈾礦,納米比亞卻要耗用大量稀缺資源——水。其中一座鈾礦每年大約要用掉300萬噸水。我去采訪時,礦上用的水還全是從地下蓄水層里抽的——這不可能從納米比亞的稀少降雨中得到充分補給——不過斯瓦科普蒙德附近的海岸上正在新建一座巨大的海水淡化廠。
從理論上說,采礦應當和資源保護、經濟發(fā)展并駕齊驅才對!拔覀兪莻發(fā)展中國家,”溫得和克環(huán)境旅游部的米德利?帕克斯頓解釋道,“把采礦完全摒絕在保護區(qū)之外不現實,但我們非常努力地將采礦對環(huán)境的影響限制在最低水平。”她給我看一張地圖,上面標著該部確定的生物多樣性熱點!拔覀兏V業(yè)公司合作,劃定并保護這些敏感的區(qū)域!彼钢挥诙嗔_波國家公園內的一個地點說,那是納米比亞最重要的地衣場之一。地衣覆蓋在紅沙和發(fā)黑的石膏泥殼上,一起形成的土壤結皮是無脊椎動物的重要食物來源,也是沙漠里較大的動植物群落賴以建構的基石。因為極易被人為毀壞,它們所在之處都設了圍欄,并在地圖上標明。但帕克斯頓在地圖上指給我的那片地衣場剛好位于大海和一座鈾礦之間,我去看的時候已經被毀得不成樣了。地面被縱橫交錯地挖出了勘探渠,重型卡車和越野車的輪胎痕跡深深刻在地上,靠沙漠緩慢的自然修復系統,這些人為疏忽造成的傷害也許需要幾百年才能消失。
總有一天,納米比亞環(huán)保運動的力量和誠意會抒寫在保護區(qū)的古老土地上,而不光是在旅游手冊和官方的采礦指南里。
撰文:亞歷山德拉 富勒 Alexandra Fuller
攝影:弗蘭斯 蘭廷 Frans Lanting
翻譯:閭佳
相關閱讀:納米比亞倒影 最“妖艷”的納米布沙漠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