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以為故居會像神廟一般氣勢磅礴,而眼前的大宅卻有些簡陋,與其說是一個家,不如說像一座堡壘。唯一入口是個狹窄的石階通道,這種設計是為了防止奴隸叛亂攻打進來;宅院里是一棟一棟的近代房舍,斑駁的窗戶上存留著維多利亞式的花紋,中間還有一個紅土網球場。
走進大約70平方米的會客大廳,腳底地板不時發(fā)出嘎嘎聲,零星的家具里19世紀橡木餐桌與20世紀Naugahyde沙發(fā)椅,依稀可見往日奢華。從房間唯一的落地大窗看出去是一個廣場,咖啡王會在這里帶著所有奴隸禱告。
大宅中心是一根巨大梁柱,粗壯的柱身包裹著烏黑發(fā)亮的鐵皮,從十幾米高的屋頂看下來,這根從房屋正中心插進來的梁柱,似乎支撐著整個空間。這是鞭打奴隸的支柱,也是權力的象征。時間湮滅了一切證據,絲毫看不出Mogol家族最后的壯舉—首批一次釋放500名奴隸,更贈予其土地。
“先生,你看到后面的紀念碑了嗎?”驢子的主人突然打破沉寂。
果然,屋后有一座小小的象牙色紀念碑,密密麻麻刻著名字。
“我祖父是從這兒釋放的奴隸,他們?yōu)镸ogol一家造的!
“哦?你叫什么?”
“Neguete Mogol,這里所有人都姓Mogol!
蜜色戰(zhàn)與舞
薩爾瓦多(Salvador)是一塊邏輯思維的禁地。規(guī)范、嚴密、確定和可重復的邏輯特點在這里不復存在,形象思維和靈感思維因此趁虛而入。全憑感覺的生活態(tài)度,讓這里的人們在追尋七情六欲時,表現更為徹底。他們將擺脫壓抑后的歡愉融入音樂的節(jié)拍和旋律里,再通過肢體娓娓向你說起。
為了俯瞰薩爾瓦多的海濱城市風貌,我聽從當地人的建議,來到了這座城市的古城區(qū),并且找到了那架古老的電梯,讓它把我送到古城區(qū)的上城—這就是我這一趟巴西之旅中,與傳說中的色彩古城—彼陸里奧(Pelourinho)以及在這里飛舞的精靈相遇的地方。
彼陸里奧是一座棲息在海岸絕壁上的老城。被涂上各種鮮艷色彩的建筑物在這里緊緊相偎,它們仿佛順著傾斜的街道一起向湛藍的天空攀爬。地勢的崎嶇,讓平坦之地罕見于這座古城里。而我是在少有的平坦地上,遇見了一群在藍天下,因為卡波維拉(Capoeira)舞蹈而集聚的精靈。
大街小巷都被卡波維拉占據的彼陸里奧,是16世紀的國際奴隸貿易重點。在葡萄牙語中,它意味著“枷鎖”的意思。而卡波維拉的雛形,就是在這段久遠的奴隸貿易中產生的。它是一種把武術融入舞蹈而形成的藝術形式,象征奴隸們以搏斗來爭取自由的過程。
藍天下,這些舞者就像一個個在飛舞的精靈。他們將內心的憤怒、不滿和渴望都埋藏在舞蹈里。蜜色的赤裸上身和下身的寬松白色長褲,是這舞蹈的傳統(tǒng)服飾。每一個靈活的動作里都表現出身手和力道。這種和命運直接對抗的舞蹈,是屬于男性的。而女性,則將多舛的命運,附屬于另一種比較含蓄的舞蹈演繹方式——桑巴。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