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文化的腳印
在百慕大三角洲的神秘海域潛水、與新幾內(nèi)亞食人族歡聚共獵、與因紐特人在北極引吭高歌、破解印加文明千百年來無人能解的謎、深入菲律賓親身釘上十字架……這些事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所以很多時候探險變成了一種探索,不僅有對大自然的探索,更包括對人文遺跡和遠古傳奇的叩問。
埃及的沙漠讓人記憶猶新,因為即使來自五千年文明的古國的你,深一腳淺一腳踩進這片沙漠時,還經(jīng)常能撞到時間早于漢代的古跡,這時難免會心存敬畏。想起《非洲史》,想起Karima金字塔背后的庫施王國,一度強大到可以攻進埃及,后來又被反撲,才有了遷至麥羅埃的“戰(zhàn)略大轉(zhuǎn)移”,直至被埃塞俄比亞殺過來的阿克蘇姆王國給“吃進”了。面對這樣的活歷史,人文探險的意義遠勝過克服惡劣自然條件所帶來的快感。電影《埃及艷后》以驚人的氣魄重現(xiàn)了古羅馬時代一段波濤壯闊的歷史,片中幾場戰(zhàn)役和女王入城的場面則更使人嘆為觀止。艷后克利奧帕特拉出生于公元前69年的亞歷山德拉,17歲時繼承父位當(dāng)權(quán)。3年后,她成功誘惑了凱撒大帝,與他生了一個兒子。凱撒大帝遇刺身亡后,她又和安東尼相好。而在安東尼死后,相傳她以毒蛇噬胸方式自殺而亡。埃及對于后世的人們永遠是一塊充滿神秘和驚嘆的土地,風(fēng)沙裹挾著歷史塵埃,從這片遼遠的土地吹過,金字塔刻滿了滄桑又散發(fā)著不可思議的活力,即便在這里爆發(fā)的激烈的武裝沖突也完全無損金字塔的雄偉。
位于非洲大陸最北端的突尼斯,面臨地中海,與意大利的西西里島隔海相望,是世界上少數(shù)的集中了海灘、沙漠、山林以及燦爛古文明的國家,有“地中海玫瑰”之稱。公元前9世紀初,腓尼基人在突尼斯海灣沿岸建立了迦太基城,后來還發(fā)展為一個奴隸制強國。雖然迦太基城最終被征服和破壞,但如今來到突尼斯,依然可以在古城遺址里感受到腓尼基人這一古老民族的傳奇與偉大。行走在古城內(nèi),破敗而又“頑強”的石頭建筑隨處可見,殘存的柱石、斷墻以及拱門,讓人很容易聯(lián)想到當(dāng)初這里的鼎盛樣貌。保存較為完好的石柱上,還雕刻著清晰可見的人像、獅頭和馬身圖案,向過往的游人展示著古文明的燦爛歷史。
在中國,歷史的記憶里最令人難忘的就屬絲綢之路。絲綢之路沿線的羅布泊是由樓蘭古國的故事串起的,古有樓蘭美女和傅介子的“不破樓蘭終不還”,今有余純順,帶給我們?nèi)f里山河的雄奇以及虛幻背后的真實,人性的復(fù)雜與單純的長久思索。從二世紀前的繁華,到曾經(jīng)的西出陽關(guān)第一站,再到玄奘眼里的空城。而敦煌往西直到吐魯番沿途的300多公里的大海道則是絲綢之路上另一段富有傳奇色彩的路程,這里匯集了古城堡、烽燧、驛站、史前人類居住遺址、化石山、海市蜃樓、沙漠野駱駝群,以及眾多罕見的地理地貌和民族風(fēng)情。人文探險便是這樣,總有那么一處古人的足跡經(jīng)歷了萬千風(fēng)雨,砥礪心靈,讓置身其中的我們不得不被震撼。
生活需要驚喜,很多探險旅行者想完成的無非是心中的夢,雖然筆者并不支持那些高估自己或沒有準備的冒險,但那些勇敢的探索卻是精彩而必要的,那些神奇的動物、悠遠的文化、動人的山水豐富了我們的經(jīng)歷、感覺、甚至人生,激發(fā)出我們拋開人類屬性的對自然的全新認知。探險需要勇氣和信心,更需要認真和專注,列別捷夫說過:平靜的湖面,煉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環(huán)境,選不出時代的偉人。在某一個時間,行動起來奔赴我們一直心心念念的夢想之地,邁向未知的世界,期待著不為大多數(shù)人所知的風(fēng)光,無畏的你準備好了嗎?
撰文/趙坤琦 攝影/徐征澤、陳見星、劉進
相關(guān)閱讀:
埃及全稱阿拉伯埃及共和國。地跨亞、非兩洲,大部分位于非洲東北部,只有蘇伊士運河以東的西奈半島位于亞洲西南角。北瀕地中海,東臨紅海,地當(dāng)亞、非、歐三洲交通要沖,海岸線長約2700千米,主要為阿拉伯人,信奉伊斯蘭教,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首都開羅。埃及人口和農(nóng)業(yè)主要分布在尼羅河沿岸和河口三角洲地區(qū),是人類文化的發(fā)源地之一。號稱古埃及文明,有人說埃及文明是尼羅河文明,這是對尼羅河的最高評價。..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wù)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