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沙速度”
波蘭在私有化之后,經濟得到了刺激,城市正在經歷融資、投資、建設和發(fā)展的過程。深處經濟危機四處爆發(fā)的時代,波蘭的GDP卻能以6%的幅度增長,這與改革開放后的中國難道不像嗎?
華沙市內的常見交通工具是黃紅顏色的有軌電車。這種車是波蘭自己研發(fā)的,因為物美價廉受到德國、匈牙利、捷克等歐洲國家青睞。目前華沙市只有1條地鐵,建于90年代,2號線正在建設中。市內繁華的地段,不時還能看到一片荒蕪的空地,有時上面會停泊很多轎車。畢達說這是因為國土私有化之后,有些地塊所有權沒有得到明確,所以只能先荒廢著。在波蘭,土地和房子所有權都是永久的。
聽著畢達談論著哪個地方又要蓋一棟最高的居民樓,哪個地方誰又要投資新建一棟寫字樓時,真的意識到波蘭與中國相似之處頗多。波蘭在私有化之后,經濟得到了刺激,城市正在經歷融資、投資、建設和發(fā)展的過程。深處經濟危機四處爆發(fā)的時代,波蘭的GDP卻能以6%的幅度增長,這與改革開放后的中國難道不像嗎?按照畢達的話說,華沙就像90年代的浦東,各類公司在這里投資發(fā)展。說起計劃經濟,78年出生的畢達又侃侃而談:“我小時候,只有六,七歲時,還幫我媽媽去排隊買東西,一排就要1~2個小時。那個年代需要用票才能買到米、油和鹽。物資都是定量供應,有些東西沒有個人關系,根本買不到。我爸爸很聰明,大家都為了買彩電在外面排長隊時,我爸就從隔壁賣雜貨的人那買了點東西,然后讓他們帶著直接進到隔壁店把彩電也買了。要知道一共才那么幾臺彩電,在外面排隊等著買,肯定輪不到。這種經歷和感受只有中國人和越南人才會明白的!彼f完無奈地笑了笑!安贿^還好我們波蘭有了89年的轉變,90年代麥當勞在華沙開了第一家分店,我們也有漢堡吃了。我個人更喜歡89年后的波蘭,人們更加自由了。”
高230米的科學文化宮(PalacKultury I Nauki)始建于1952年,于1955年竣工,前面的閱兵廣場曾經是前蘇聯(lián)時期第二大廣場。這棟蘇式建筑是前蘇聯(lián)送給波蘭人民的禮物,據(jù)說當時斯大林給出兩個方案選擇,1.科學文化宮,2.是地鐵,而波蘭人民選擇了科學文化宮?茖W文化宮由來自前蘇聯(lián)的3500個工人,按照前蘇聯(lián)人的設計建造。建造過程中,一次事故還導致16位工人喪生。這座建筑與前蘇聯(lián)時期的其他建筑非常相似,比如莫斯科國立大學和莫斯科克里姆林宮救世主塔。
被華沙人簡稱與“Peking北京”同音的科學文化宮PKiN并不被波蘭人所喜愛,因為它象征著蘇聯(lián)人對波蘭的統(tǒng)治。在波蘭成為資本主義國家后,國內很多人都在討論是否要拆掉這座蘇式建筑,但是最終華沙人還是選擇讓它屹立在華沙市內作為標志性的建筑。原因有三個:一,它確實是一棟有特色的建筑;二,雖然波蘭人不喜歡這段歷史,但是歷史終究無法改變;三,保留著它,還能證明當斯大林已經消逝在歷史時空時,波蘭人還在自己的家園里安居樂業(yè)!艾F(xiàn)在每任市長講話,都不會忘了說,‘我認為科學文化宮應該拆掉!币槐菊浀漠呥_講完這句話笑了,看來波蘭人民也有政治幽默。
現(xiàn)在的科學文化宮仍然是華沙市最高的樓,里面有電影院、博物館、辦公室和學校等等。波蘭資本化之后,所有單位都是自負盈虧,科學文化宮的一部分收入也來自辦公區(qū)的租賃。畢達周末偶爾會在這里教課,他可是國際關系和漢語雙學位的高材生。
我們乘坐電梯來到28層,華沙的全景展露眼前。對面的新玻璃大樓上張貼著巨幅辦公樓招租廣告,旁邊一棟被拆成框架的12層大樓正等待著重建,馬路上車水馬龍,霓虹燈的點綴下,華沙城一眼望不到盡頭。有著這樣的“華沙速度”,明年的此時,華沙該是另一番景象了吧。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