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風俗年
南宋時,青羊宮廟會已與杭州的昭慶寺廟會、南京的夫子廟廟會、西安的城隍廟廟會等齊名,稱四大廟會。是在農歷2月25日的老子誕辰日,也是“花朝”這天同時舉辦。皮影、泥塑、糖人、糖畫、剪紙等各式民間絕活;“打金章”、木偶皮影、川劇絕活、雜技紛紛登臺;滾鐵環(huán)、抽陀螺、坐雞公車、拉提簧,往往幾臺戲同時演出。
成都花市在唐宋時便十分興盛,農歷二月二十五日,民間認為是百花的生日,稱“花朝”。其實之前,就有各種花會漸次其上,成都及附近區(qū)縣的名小吃均入園擺設攤點,供游人品嘗。
川渝好玩地推薦:成都
舊時成都,人們都習慣于爭相搶在子時上一炷香的頭彩。許多人競相趕早,爭在新年的第一個時辰,到廟里上第一炷香,以得到神的第一個眷顧。這個風俗到今天仍然盛行不衰,文殊院附近幾條街,入夜不多久,就得戒嚴,堵斷街道。
撞鐘:也可以到大慈寺撞新年鐘,這是近年恢復的風俗。本是唐宋盛事,后來這一風習東移至日本,再回傳回來的。也是在子時,傳說這一刻是一年中陰氣最盛的時間,洪鐘大鳴,撞響108下,意味著神秘的老陽之氣,震徹彌漫整個城市……
人日游:初七“人日”游草堂。成都人過春節(jié)素有“人日”游草堂的習俗,從清代就開始了,何為“人日”?南北朝《荊楚歲時記》記載:“正月初一為雞,初二為狗,初三為豬,初四為羊,初五為牛,初六為馬,初七為人。”很多詩人詞家,都反復吟誦過成都的人日游。
觀燈:正月初九去看燈。那天,成都青羊宮的道燈、昭覺寺的佛燈、大慈寺等地的水燈便一起照亮。成都看燈會,下午就進燈會場,先吃小吃,辣的涼粉,酸辣粉,辣得暈頭轉向再吃甜的,三合泥,油膩香甜,還有糯米做的“三大炮”,又吃擔擔面、鐘水餃,還有醪糟粉子,等開了燈,就隨人潮去看燈。近年塔子山、新都寶光寺、自貢等,更是越來越提早燈會,越來越專業(yè),規(guī)模也越來越大。
花會“花朝”看花會:成都花市在唐宋時便十分興盛,農歷二月十五日,民間認為是百花的生日,稱“花朝”。其實之前,就有各種花會漸次而上,成都及附近區(qū)縣的名小吃均入園擺攤設點,供游人品嘗。
大廟會整個春假期間,天天可以去大廟會鬧春,沾人氣。成都的大廟會極其有名,青羊宮廟會已有千年歷史。曲藝演唱、雜技魔術、跑馬上刀山、拉洋片、耍猴玩蛇,應有盡有;商賈云集,三教九流紛至,百種小吃、賞百般武藝、玩百項游戲,民族、民俗、傳統(tǒng)、現(xiàn)代、鄉(xiāng)村、城市諸種文化形式復合于一體;圖的是喜氣洋洋,沾人氣,來年興旺發(fā)達。
川渝好玩地推薦:重慶
重慶民間,每當大年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都要舉行民間耍燈活動。從正月初一開始耍燈,主要內容有龍、獅、么妹彩船等,還有由男女青年人組成的“打蓮花”。但最有趣的要數(shù)舞龍燈:水龍舞時龍口含珠噴水,以示風調雨順之意;舞火龍時龍口要噴火,以示五谷豐登。每年當正月十五過年結束時還有燒燈儀式,就是把燈燒掉以表示大年結束。
號稱“中華第一龍”、有著近千年歷史的重慶銅梁龍燈非常有名,是巴渝十大民間藝術之首。銅梁龍燈的代表品種是為大蠕龍,世人將其直呼為“銅梁龍”。它的舞蹈在多變的構圖和動作轉換中,傳達著神龍的無窮意趣、雄渾氣勢和神韻風采。給人以一種酣暢淋漓的視覺感受……
然而,銅梁龍更為突出的表演藝術特色是:以大龍具、大場面、大套路、大變化來體現(xiàn)大氣勢、大情感。在這幾“大”之中,又始終包含著精致和細膩,貫穿著靈動與輕捷。它集南北龍舞之所長,既體現(xiàn)出北方龍的浩大和豪放,又同時具有南方龍的精美與靈巧特;既有北方龍舞剛猛有力、激烈奔放、渾樸昂揚、表意直接的“剛”,又有南方龍舞柔緩細膩、輕捷嬌健、活潑靈巧、變化有致的“柔”;從而能夠集高、難、精、美于一身,用豐富的動作和套路來有聲有色地展現(xiàn)出巨龍翻滾騰飛的意蘊與雄姿。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