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云南拉市海,正是賞花之季。山間谷地滿是齊人高的野花,紅、橙、黃、白、紫,五彩繽紛。馬走在花海中,顯得格外矯健,人行在花海上,也顯得格外精神。在馬上你用不著離鞍,只要稍為伸手就可以捧到滿懷最心愛的鮮花
青山映綠水,綠水照青山的拉市海,位于云南麗江西面8公里處的拉市壩中部,是云南省第一個以“濕地”命名的自然保護(hù)區(qū)!袄小,是古納西語的音譯,“拉”為荒壩,“市”為新,意為新的荒壩。這里原為滇西北古地槽的一部分,中生代燕山運動時褶皺隆起成陸,至中新世成為一個準(zhǔn)平原,隨著橫斷山脈造山運動的發(fā)展,到上新世末至更新世初,這個準(zhǔn)平原又分割成三個相對高差在100米至200米的高原山間盆地,即拉市壩、麗江壩、七河壩。拉市壩是其中最高的壩子,壩中至今仍有一大片水域,便稱拉市海。
1993年以前,拉市海仍是一個季節(jié)性淡水湖泊,每年6———10月的豐水期,湖面寬廣,湖水面積可達(dá)10平方公里,而11月至次年的5月,湖面相對萎縮,甚至完全干枯,形成大片淺灘和草地。聽說湖周圍有數(shù)個溶洞與外面的江河相連,雨季來臨湖水上漲的時候,在江河繁殖的各種魚蝦經(jīng)溶洞游至拉市海,湖水退縮時,魚蝦又沿著溶洞向江河回游,成群結(jié)隊密密麻麻,形成了“拉市海落水,七成魚蝦三成水”的奇特景觀。
可是,為了向麗江壩農(nóng)田和8公里外的麗江古城供水,當(dāng)?shù)卣?994年在湖盆一側(cè)修筑了一條大壩,因此而中斷了連貫溶洞的水流,拉市海也就變成了一個可受人工控制的水庫。失去大量土地的村民,為解決溫飽而濫捕濫殺,導(dǎo)致肉嫩味鮮的拉市鯽魚等多種原生魚類日漸稀少乃至滅絕,而珍貴的黑頸鶴及眾多禽鳥在拉市海曾經(jīng)的一度消失,是否就是拉市海生態(tài)多樣性喪失的征兆?
麗江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云貴高原與青藏高原的連接部位。市區(qū)中心海拔高度為2418米,總面積20600平方公里,總?cè)丝?20多萬人,與同為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閬中、山西平遙、安徽歙縣并稱為“保存最為完..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wù)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