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篷船上聽社戲
唯有黃酒和社戲讓紹興的百姓興奮了幾千年,在讀了魯迅先生的《社戲》后,便心心念念的要看一出。 "大敲,大叫,大跳,很不適于劇場,但若在野外散漫的所在,遠遠的看起來,也自有他的風(fēng)致。" 夜晚的烏篷船上目睹的場景讓我又驚又喜,90年前被魯迅在《社戲》一文好像就書寫在眼前!
傍晚時分,立在水上的戲臺模糊在月夜中,和空間幾乎分不出界限的戲臺,大幕隨著鑼鼓漸漸拉開,前奏逐漸變得粗獷而高昂,拉開了整場戲的序幕,臺下的眼睛隨著節(jié)奏瞪起來,一同朝著舞臺掃去。遠處的群眾,聞聲快步趕了過來。約十分鐘隨著喊叫開場了,幾分鐘一個高潮,隨即引發(fā)一陣喝彩。似乎天天看天天有味道,演員們臺上演出,村民早已在臺下泡好了茶,酒熱臉紅,敞開外衣,和著臺上的節(jié)拍,想著賞心的樂事。
看戲的人是很自由的,一邊喝著黃酒一邊悠哉悠哉的看著戲,再嚼上幾顆茴香豆,脆生生在嘴邊作響。幾分醉意,幾分激昂,幾分逍遙又幾分自在。由于紹劇方言為多,立在劇場兩側(cè)的電子字幕顯示的臺詞是普通話,憑借字幕跟下來,就會漸漸品出味道來。社戲表現(xiàn)了老百姓原汁原味生活,既古老又接地氣,在不經(jīng)意間散發(fā)著濃濃的鄉(xiāng)土味。
聽演社戲的演員介紹,做這行是個苦差事,年年都有傷殘演員,而且觀眾看戲一直都是免費的。每次演出能夠或多或少地得到當?shù)剜l(xiāng)村組織、社會人士的資助,也僅可支付演員補貼。好在政府財政保證所有演職人員的工資,從事這行仍屬清貧階層。演員和觀眾不舍不棄紹劇,這是牽著他們魂魄,印染著濃重民風(fēng)、民情和民俗的一根脈動。
我在烏篷船里,悠然水面之上,手里幾顆茴香豆,口中余留黃酒香,行走水上紹興的街巷中,也會感受到橋多船多歌亦多。時不時能從某戶人家的窗戶里飄出紹劇的唱腔;清早的河畔、古街巷中民眾自發(fā)的社戲唱段,唱腔豪邁,披肝瀝膽,也是一道獨特的景觀。
離開紹興的前夜,心里隱隱有些不舍得。窗外燈火點點不絢麗,有車鳴人語但不嘈雜,白墻黑瓦更平添安寧。喝碗香醇的黃酒,面對嫻靜的小河,遠處若隱若現(xiàn)地飄來社戲抑揚頓挫的曲調(diào),一個恬適的城市,一個暖融融的冬!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wù)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