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調(diào)不失高雅的翰林院:
在中國歷史上,曾長期存在著一個帶有濃厚學術色彩的官署——翰林院。在院任職與曾經(jīng)任職者,被稱為翰林官,簡稱翰林,是傳統(tǒng)社會中層次最高的士人群體。而位于古鎮(zhèn)上的翰林院,當?shù)厝苏f是清代咸豐、同治年間的翰林學士羅錦文住宅,但史記中卻這樣描述給名人:[清]字郁田,四川崇寧人。同治十三年(一八七四)進士,翰林院編修,官至山東運河道,(大概相當于今天管理該河道的長官)。
翰林院的歷史雖然不長,但在經(jīng)歷了一百多年的風風雨雨之后,它的大部分總算艱難地保存下來了。而今這個曾經(jīng)享譽一方的建筑,還是給當?shù)厝藥硇└,附近的街道其名氣名為翰林巷,整個建筑也給古鎮(zhèn)房管所當作辦公場所使用。正門極為簡樸,也不氣派,兩個石墩把守,兩側(cè)墻上雕花的圖案框,也并不顯眼。進入正門,整個院落格外清靜,皆為木質(zhì)結(jié)構(gòu)的建筑,一層格局,三進院落,兩側(cè)廂房侍候,最后一個后花園。院子布局精巧別致,結(jié)構(gòu)嚴謹,毫不張揚,一點豪門氣派的氛圍也沒有,與梁家大院、其他公館無法比擬。不難看出這里平面布局具有與普通民居自由風格不同,大概是嚴謹?shù)墓僦剖谷,不得夸張也不敢張揚,但不失高雅。而今院內(nèi)所植玉蘭、桂花、臘梅、羅漢松還在,郁郁蔥蔥,惹人留戀。
沒有梅花的“梅花御井”:
當?shù)厝撕炔枇奶斐撕髞砼d起的高檔茶樓之外,當屬小南街居民宅內(nèi)梅花巷16號的梅花御井井水泡出的茶喝得愜意。也許是粘了古人的光,這個小茶館雖然生意不算興旺,但每天都有茶客來玩,逢到周末,還會有些文化名人前來敘舊,順便聊些關于梅花井的逸聞軼事。有人說,唐昌是一個建立了1300多年的古城,擁有眾多的歷史文物和遺跡,其中資格最老的要數(shù)梅花井,這個梅花井,相傳是當年大明王朝的崇寧王府喝水和釀酒的取水處,又叫梅花御井。原為明初崇寧王朱火兌 王府御井,井口用石板合砌成梅花形。據(jù)傳,若深夜俯身井口,可聞深處有淅瀝聲;明月當空之時,井底有梅花形影出現(xiàn),故名“梅花御井”。
也有說原崇寧縣著名八景之一,一個古井就成為當?shù)氐陌舜缶吧唬坪跤行┛鋸。而今所見的古井,已?jīng)沒有了梅花形狀,當?shù)鼐用穹Q,解放后,為安全起見,將井臺加高,并用水泥將井口砌為方形,井底梅花影不復再現(xiàn)。不過好客的主人為了驗證梅花井美麗依舊,拿起打水的竹竿讓家人提桶打水,當著我們的面將吊著長長竹竿上的水桶伸進去,用力一拽,便拉起來,時值冬天。剛打上來的水,沿著水桶的邊緣冒著熱氣……主人得意地說:多余的水在冬天洗菜、洗衣服方便多了……
歷史的、自然的崇寧公園
古鎮(zhèn)人是眷戀歷史的、或者說懷舊的情緒格外重。外地人叫的唐昌公園,在當?shù)厝说目诙鄠髦写蠖挤Q崇寧公園。園內(nèi)沿襲了小橋流水,亭臺樓閣的風格,荷塘柳絲,魚翔淺底的景致,當然還有雕刻精美的龜甲龍鎮(zhèn)守橋頭,大眼青蛙蹲立橋上。與很多公園類似,紀念革命烈士或者名人的紀念碑也猶在。據(jù)說,這里曾經(jīng)是辛亥革命時是川西革命策劃地,抗日戰(zhàn)爭名將英烈故鄉(xiāng)。
園內(nèi)古跡遺址保留完好,梅花井,擷秀廊,徵碧草亭,斜欄綠漪,崇麗,攬勝各色亭閣;圓門蘭墻,清遠晴嵐,處處匾額文字功底深厚,意蘊流長。其中的清遠--花柳無私人可賞,園林有待我堪留。而晴嵐上的對倒句--水映荷亭荷映水,風隨柳浪柳隨風。格外有趣。幽靜的公園里,除了老人遛鳥、喝茶聊天、唱戲練習所用之外,也成為年輕人約會的地方,好不愜意。如果想了解古鎮(zhèn)過去的輝煌,在公園的一側(cè)的墻上而今還描繪有蘭墻壁畫--古代崇寧繁華熱鬧的場鎮(zhèn)街景一一呈現(xiàn)在你眼前。這樣一個難得、彌漫著歷史、自然氛圍的公園一定會讓你牽腸掛肚。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