魁崗文塔:歷四百年歷史依然富有靈氣
站在半江橋上極目遠眺,可看到魁崗文塔高高聳立,塔影玲瓏,擎天玉立。在三水,河口魁崗文塔是目前全區(qū)最古老的文物保護單位。關(guān)于魁崗文塔的身世,《三水縣志》里記載道,塔建于明代萬歷三十年(1602年)。
為何在此修建魁崗文塔?三水的古人在縣城低洼之地修建文塔,目的就是避本地的靈氣外泄,可振興這里的文脈。魁崗文塔歷經(jīng)至今已有400多年歷史,每層為八角建筑,角夾上均懸銅鈴一個,聽說以往每當夜靜,風吹鈴動,聲聞數(shù)里之外。塔高九層,仿樓閣式建筑,全部用磚石所砌,塔總高40余米,面西背東。塔基為花崗石構(gòu)成,距地1 .1米。有八級石階,每級長2米。
如今文塔矗立在西南街道文塔公園的中心,碧湖環(huán)繞,天地靈氣充盈四周。
郵政大樓:令民間通信成為可能
半江橋頭,有座米黃色兩層樓,便是當年盛極一時的河口郵局。如今,門楣上鑲著“河口文化活動中心”,門旁掛著“群星曲藝社”、“圖書館”兩塊牌,成為群眾文化娛樂活動場地。
據(jù)記載,在清道光年間,盡管已經(jīng)有郵政事務,但三水尚未設(shè)立郵政機構(gòu)。民間通信一直告托人或傳遞或由商號、旅店幫助投遞。清光緒年間開辦二等郵局,局址設(shè)于縣城南門,有郵差6名。
到民國9年(1920年)遷到今河口橋西街1巷1號。轄下有青岐、白坭、岡頭、黃塘、金利、高要縣永安、黃崗圩、四會縣大沙圩、高明縣富灣等9處代辦所以及東門街、西門街、馬口3處信柜。步行的郵差肩挑郵件,每隔3-4天一班送郵到代辦所。直至抗日戰(zhàn)事影響,三水局終于停閉。
聯(lián)游推薦:榮毅仁祖居
在近代史上聲名顯赫的榮氏家族,雖在長三角起家,卻和三水河口鎮(zhèn)有著極深的淵源,榮毅仁的祖父榮熙泰、父親榮德生先后在三水河口厘金局(相當于稅務局)任職。他們當年在河口租住的舊屋仍保存完好。
位于河口北江大堤外的民居中,是一棟極普通的二層磚瓦結(jié)構(gòu)房屋,屋子不大,占地面積僅40多平方米。房屋略顯滄桑卻并未破敗,保留著富有特色的趟櫳門。
Tips:
自駕:深圳出發(fā):廣深高速→環(huán)城高速→廣佛高速→廣三高速→三水出口下,右拐上南豐大道,從西南城區(qū)驅(qū)車不到十分鐘,就抵河口,駛過大堤,一直駛向江邊,一座長橋就闖入眼簾,那就是半江橋了。
美食:在半江橋那就有河鮮作坊,物美價廉,人均消費60元。(文:蔡賢麗。圖:由風景在路上)
相關(guān)閱讀: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