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日干錯→4600埡口→妖女湖:前思后想之后,我決定賭一把:原地向上爬,背著大包,一頭扎進密密麻麻的灌木叢。所幸的是,我賭對了,我竟然找到了一條馬道——通往4600埡口。
這是一個美麗的清晨,上下日干措之間的地帶及周圍的群山,全都恍若仙境。
日干措是典型的冰川湖泊,沿著日干措外泄的河流逆流而上,遍布著沼澤和圓渾的冰川礫石。日干措四周,中草藥非常豐富,有干松、冬蟲夏草、貝母等等。據(jù)說在石山中,還有藏羚羊和巖羊等野生動物。不過我們未深入腹地,沒能與藏羚羊等謀面。在日干措營地,我們舉行了盛大的“扔餅”活動,算是我們這幾天中最愉快的事了。
拔營、打包、出發(fā)。天氣依然陰晴不定,我們沿著日干措右側的馬道行進。這次算是體會到,在攻略上了解的高原上的距離,要比實際距離遠得多。從最開始入山經(jīng)過的上下文措,到德莫措,再到上下日干措,每個措都看似不大,但是要繞過去都費了很長時間。措與措之間的距離看著也不遠,但是往往要走上一個小時才能抵達。每個措邊的小路都很難走:爛泥地、灌木叢、飛舞的蚊子,再加上“三盆水”(每天固定的三場雨——早上一場,中午一場、扎營時又一場)。
我的狀態(tài)不錯,獨自在前面開路。我當時沒注意他們要上切到埡口,只顧一股腦兒地向前沖,一個小時后,回頭觀望,才意識到自己和隊伍漸行漸遠了——他們已經(jīng)爬到了比我至少高150米的地方。
我應該掉頭回去走上他們的路,然后上切,但又不甘心白走這一段路;向從當前的山坡下爬上去追趕他們,卻不知這條路是否正確,是否是死路。前思后想之后,我決定賭一把:原地向上爬,背著大包,一頭扎進密密麻麻的灌木叢。所幸的是,我賭對了,我竟然找到了一條馬道——通往4600埡口。
爬上4600埡口,就可以俯瞰整個下日干措以及對面狼牙般的山峰。實際上,我對年保那些高高在上的神秘山峰很好奇,很想知道那上面是否別有洞天,是否有小一點的高山湖,是否有傳說中的泉眼、瀑布和藏羚羊……只可惜自己的能力和裝備有限,行程也不允許我去探訪,只當做白日夢吧,希望將來有機會再來此地,能深入地探秘。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在高原登山,更是如此。我個人的秘訣是慢慢、小步地走,只要感覺累或腿部酸痛,就立即停下片刻,稍作緩解后繼續(xù)前行。你可以設定五步、七步或十步為一個休息點,千萬不要學某些“拼命三郎”——在高原上徒步,拼命三郎最不可取,時常會有危險,而企鵝般的小步走才是王道。
這一路攀爬得很爽快。一是高處風景絕佳,二是無需再走爛泥路,三是高山流水潺潺——到最高埡口前的那道坡,積雪已化冰,烈日當頭,冰融為水,順山勢而下,我不時趴下暢飲,那痛快勁兒就不用提了!我們花了5個多小時,才攻克了這道難關。上到海拔4600米的埡口,前面是巍峨群峰環(huán)繞的年保主峰,后面是美麗的日干措,集天地之大美!
4600米埡口后面,是一段急速下降的路,一直降到三岔口。所謂三岔口,即一面通往這個埡口,一面通往妖女湖,還有一面,看似坦途,據(jù)說通往一條死路。在下降至妖女湖的那個山坡上,天氣好的話,可以親密接觸年保主峰。在5300多米的海拔高度上,即便是夏天也覆蓋著積雪,一條細細的雪山融水,從山頂蜿蜒而下,匯入其他溪流,最后注入妖女湖。
當天的營地扎在妖女湖和主峰之間的草地。晚上,我興致較高,在帳篷外幫隊友打水煮面,吃了兩袋方便面,這可是久違的晚飯。∞D悠一陣之后,鉆進帳篷,脫光了躺在干燥的墊子上,沒有雨水也沒有蚊子,營地慢慢安靜下來,大家一夜好睡。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