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阿姆斯特丹的星期天http://tour.sina.com.cn 2008年08月25日10:54 新浪旅游
在歐洲,一路走得匆忙。但也有相對完整、盡興的一天。那天是星期天,在阿姆斯特丹度過。沿路的異國風情、扎達姆村里的悠閑、近在咫尺的大師的光輝、水都運河的人水相依景自天成……。整整一天,有興奮,也有遺憾。最重要的是,有記憶! 一早,披著歐洲的霞光上了路。天色越來越亮,水域越來越寬,田野越來越廣,遠遠近近的奶牛也隨之越來越多。不知不覺中,我們到了荷蘭。 進入荷蘭的第一個加油站,我們休息十五分鐘。我沒有休息也沒有方便,而是沿著加油站邊的一條小路,獨自向前徜徉了一會。小路沒有人為的雕琢,就是一條平平常常的鄉(xiāng)間小道,地上的草雜亂地長著,很厚,很軟,散發(fā)著一股清香的味道。這樣的味道,以前也聞到過,在農(nóng)村。現(xiàn)在,身邊的農(nóng)村越離越遠,這特有的味道也幾近遺忘。卻在萬里之外的發(fā)達國家里重拾記憶。 此時的太陽,已經(jīng)有足夠的能力裝扮萬物。路旁的小水溝,在陽光下呈現(xiàn)出五彩的絢爛,而其實,它似乎是死水一潭。這樣的水溝,在我們這里,是會惡臭難聞的。 此前,我們已經(jīng)在歐洲兩天,但都在城市。第一次,我們真切看到了樸實、生態(tài)的歐洲。那個早晨,胸襟和眼界一樣的開闊。 目標,扎達姆風車村。 據(jù)介紹,扎達姆風車村是阿姆斯特丹的皇家公園,集“風車王國”、“鮮花王國”、“木鞋王國”于一身。一路向往,一路尋找,終于到達。 尋找地過程并不孤寂乏味。汽車行走在真實的村民的民居中,走走停停。駕駛員和導(dǎo)游不時下車問路。我們幫不上忙,靜靜坐在車上,也算是和扎達姆村、和扎達姆村的村民近距離地接觸了,盡管隔著玻璃。 終于到達目的地。大伙在導(dǎo)游的催促和監(jiān)督下,參觀制作奶酪和木鞋。平心而論,那里不像我們印象中的所謂景點,人工和功利的氣息過于濃厚,使游客索然無味。而就是一幢舊舊的簡陋的屋子,似乎幾十年幾百年都如此。如果有時間,邊看制作,邊體驗荷蘭農(nóng)民的平常生活,也是不錯的選擇。 可是我寧愿選擇走出去。來時的路上,我已經(jīng)看到大大的湖,湖邊顏色艷麗的農(nóng)舍。湖中則不時蕩漾著或大或小船帆和游艇。 于是,溜了出去。走了屋子,走過村落,來到湖邊。 湖很寬,湖邊的路卻很狹。狹狹的路又分為幾道,行人、汽車、自行車各行其道。 人行道最靠近湖,嚴格說不是路,是草叢里被人們長年累月的行走鍛煉踩出的一條泥徑。正應(yīng)了魯迅的名言: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 汽車和自行車在自己的道上飛快掠過。這時候,他們不懂得避讓行人,似乎規(guī)則重于道德?粗@些車呼嘯而過,暗自想想也是,有時候,以道德為由松動規(guī)則,不僅不能提高人的素質(zhì),只會使社會更加無序。 這里不是景點,不見游客。并且,很幸運,這天是星期天。湖心和湖邊不時有悠閑或鍛煉的人。扎達姆村屬于這些人。他們在自己的土地上村落里,毫不修飾地做著自己想做的事。 不少人選擇長跑,男女老少都有。這是最傳統(tǒng)最隨意的鍛煉方式。 更多的人騎自行車。荷蘭不虧是自行車王國。對他們來說,自行車不僅是代步工具,也是鍛煉器材。有些人騎跑車,鍛煉中夾帶著競爭。有些人就是騎車,悠閑地把著龍頭,慢慢地踩車,一邊東張西望。還看到一個女孩,騎車來到湖邊,把自行車就地一撂,自己仰面躺下,一動不動地躺了好久好久。 湖邊還有不少垂釣的人。他們都開著汽車來到湖邊,拿出器具,甩出魚鉤,就靜靜地享受陽光和安逸。 這是一個真實而平常的上午。這個上午,我信步湖邊,仿佛和扎達姆村的居民生活在一起,能感覺到人與自然完全相融,連空氣里也彌漫著新鮮與悠揚。 他們晨練,我也晨練,拿了相機不停地按著快門。他們都很友好,路過時沖我微微一笑,好像碰到了似曾相識的街坊鄰居。也有靦腆的,看到鏡頭,便側(cè)過頭去。這種友好不是刻意的禮貌,而是很自然的流露,仿佛我是他們之中的一員。 那個上午,真美。至今仍在陶醉中。 扎達姆村的風車獨成一景。在網(wǎng)上了解到一些,村里有數(shù)十架風車,在色彩艷麗的郁金香花叢中,轉(zhuǎn)動著四片長方形翼板,坦誠相待四面八方客?墒俏覀儧]有看到,早晨迷路耽擱了一些時間,只在倫勃朗的故居附近看了一眼孤伶伶佇立在湖邊的一座風車。但是我無憾。 因為,我在扎達姆風車村,和當?shù)鼐用窆蚕砹艘粋平常的星期天的上午。
【發(fā)表評論 】
更多關(guān)于 游記 阿姆斯特丹 的新聞精彩旅游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