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國華
去日本之前,朋友問最想去什么地方,筆者說最想去看看周總理、孫中山、梁啟超、魯迅這些自己非常景仰的人在日本的足跡。
這次日本之行,在神戶,到舞子公園瞻仰了孫文紀念館,在京都,則到嵐山找尋了青年周恩來的足跡。魯迅及梁啟超在日本曾經(jīng)學(xué)習(xí)與戰(zhàn)斗過的地方,則希望以后有機會去憑吊了。筆者在去日本的路上將戴季陶的《日本論》看完了,不禁對戴季陶的深厚學(xué)問與強國情操肅然起敬,因此對戴季陶當(dāng)年在日本的經(jīng)歷也感興趣起來。現(xiàn)在還想加上1978年鄧小平訪問日本的足跡,因為這次訪問對他推動改革開放起了重要作用。這些都是題外話。
與周總理整整90年前雨中游嵐山不同,筆者這次是在陽光明媚中游嵐山。嵐山的風(fēng)景確實很好,山腳下是一條水質(zhì)清澈的河流,河這邊是平坦的河灘,河那邊則是直立的山壁。山上郁郁蔥蔥,松樹、杉樹、竹子,當(dāng)然也少不了日本人最喜歡的櫻樹以及楓樹。櫻花盛開在4月,楓葉紅了要到10月,夏天不是嵐山風(fēng)景最好的時候,但夏天也有夏天的好處,就是在兩邊夾著修長竹林的林蔭道上漫步,那么清涼勁真實別提了。
但說實話,嵐山對個人最大的吸引力不在風(fēng)景,而在于這里曾經(jīng)是周總理來過的地方。
周恩來當(dāng)年為何會去日本,又怎么會去到京都并兩次游嵐山呢?這是令人比較好奇的事情,以前對周總理的這段留日經(jīng)歷模模糊糊,通過查閱資料,這次終于搞清楚了。由此也可以看出旅游對學(xué)習(xí)歷史大大地有好處。
1917年9月,19歲的周恩來從南開學(xué)校中學(xué)畢業(yè)后,面對當(dāng)時苦難深重的祖國,毅然東渡日本,由天津乘船抵東京,去尋求挽救國家危難、解除人們痛苦的途徑與方法。行前,揮筆寫下:
大江歌罷掉頭東,邃密群科濟世窮。
面壁十年圖破壁,難酬蹈海亦英雄。
這首詩表現(xiàn)了青年周恩來要為拯救中華而奉獻一切的豪邁氣概。其中最后一句最為感人,意思是:即使理想無法實現(xiàn),像陳天華那樣投海殉國也是英雄。
周恩來到東京后,每天去東亞高等預(yù)備學(xué)校學(xué)習(xí)日文,準備投考日本的高校,并積極參加中國留學(xué)生的活動。期間,他兩次入學(xué)考試都因為日文不合格而失敗。
到1919年春,中國正處于五四運動的前夕,加之天津又傳來南開將辦大學(xué)的消息,于是,周恩來決定“返國圖他興”。他是1919年4月中旬由神戶港登船回國的,隨即在天津投入到火熱的五四運動中去。
離開日本之前,在櫻花盛開的時節(jié),周恩來從東京到離神戶很近、有“西京”之稱的日本古都——京都游覽了一段時間。1919年4月5日,他雨中游嵐山,并寫了三首詩,分別是《雨中嵐山———日本京都》、《雨后嵐山》、《游日本京都圓山公園》。四天后,又寫下一首《四次游圓山公園》。4月6日周恩來還與友人到京都的一家照相館留影紀念(見圖片)。
為紀念周總理,1979年日本一些友好團體和人士,在嵐山專門建起一座石碑,刻上了《雨中嵐山》這首詩。石碑上的字是廖承志寫的。
雨中二次游嵐山,
兩岸蒼松,夾著幾株櫻。
到盡處突見一山高,
流出泉水綠如許,繞石照人。
瀟瀟雨,霧蒙濃;
一線陽光穿云出,愈見姣妍。
人間的萬象真理,愈求愈模糊;
——模糊中我然見著一點光明,真愈覺嬌妍。
當(dāng)走到石碑前是頓覺十分親切,同行的友人也紛紛留影紀念,并對總理的詩點評起來。從這首以及另三首詩中,可以體味到當(dāng)年周恩來返國前游嵐山時的心境:蒼涼中透著豁達與堅定。
這四首詩中,筆者最喜歡第四首《四次游圓山公園》,而不是現(xiàn)在刻在石碑上的《雨中嵐山》。所以建議以后去日本的國人,如有機會去嵐山,最好先將周總理到京都的前前后后以及這四首詩都看一下,這樣游起來才更有味道。
附周總理嵐山詩三首
雨后嵐山
(作于一九一九年四月五日)
雨后嵐山
山中雨過云愈暗
漸近黃昏
萬綠中擁出一叢櫻
淡紅嬌嫩,惹得人心醉
自然美,不假人工
不受人拘束
想起那些宗教、禮法、舊文藝……
粉飾的東西
還在那講什么信仰,情感、美觀……
制人的學(xué)說
登高遠看,青山渺渺
被遮掩的白云如帶
十?dāng)?shù)電光射出那渺茫黑暗的城市
此刻人民心理,仿佛從情景中呼出:
元老、軍閥、黨閥、資本家……
從此以后“將何所恃”?
游日本京都圓山公園
(作于一九一九年四月五日)
滿園櫻花燦爛,
燈光四照,
人聲嘈雜。
小池邊楊柳依依,
孤單單站著一個女子。
櫻花楊柳,那個可愛?
冷清清不言不語,
可沒有人來問他。
四次游圓山公園
(作于一九一九年四月九日)
四次來游,
滿山滿谷的“落英繽紛”;
樹上只剩得青枝與綠葉,
更何處尋那“淡紅嬌嫩”的“櫻”!
燈火熄,游人漸漸稀,
我九天西京炎涼飽看;
想人世成敗繁枯,都是客觀的現(xiàn)象,
何曾開芳草春花,自然的美,無礙著的心。
寧靜的林蔭道上,偶遇溫文儒雅的教授,碰撞風(fēng)采飛揚的青春,恍若與世隔絕... |
酒店是很多電影的重要場景,通常男女主角在里面發(fā)生最浪漫的故事,或者成為兇殺懸疑電影的重要證據(jù)場所... |
|||
墨爾本,是個奇妙的地方:一邊依偎著蔚藍的大海,一邊枕靠著滄桑的巖石;懸崖峭壁之間可以開辟出世界上最美麗的公路... |
空姐,很多人認為是一份即輕松又令人羨慕的職業(yè)。其實空姐的工作卻是非常辛苦的。例如,遇到挑剔的乘客時,也必須要保持微笑等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