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革命路,紅色不乏味
到懷化,繞不開紅色。而事實上,懷化的紅色旅游并不乏味。五溪蠻地匪幫眾多,各個年代都是兵事要地,尤其近現(xiàn)代留下的名將戰(zhàn)役無數(shù)。到懷化若不熟讀點革命史,倒覺不出懷化的湘西精髓來,建議將以下紅色景點與當?shù)厣剿嘟Y(jié)合,安排一次6日左右的紅色路線。
自駕路線:懷化→沅陵→辰溪→溆浦→麻陽→芷江→會同,全程約610公里。
行程亮點:①沅陵鳳凰山(門票30元/人),精華是古木群懷抱里的鳳凰古寺,張學良將軍于1938年11月被蔣介石軟禁于此,歷時1年多,沅陵鳳凰山也名揚天下。②辰溪勝利紀念堂(無需門票)位于辰溪的西園,1952年為紀念在剿匪中犧牲的人民解放軍指戰(zhàn)員而建,是一座磚木結(jié)構(gòu)的紀念堂;革命烈士紀念碑(無門票)位于辰溪龍泉巖鄉(xiāng),1971年辰溪縣將烈士遺骨集中于椅子山并建立革命烈士公墓。③溆浦向警予同志紀念館(無需門票);來了溆浦,一定要嘗嘗龍?zhí)遏亵危?984年胡耀邦總書記來溆浦視察,品嘗了龍?zhí)杜疵佐魏筚澆唤^口。④麻陽滕代遠故居(門票15元/人),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二年,是典型的湘西古民居,明朝時的龍鳳床、羅漢椅、凳,清朝時的石水缸、石火爐、石桌石碾、田螺井、竹子井、以及滕代遠少年讀書時的舊校舍都保存完好。另外,麻陽在古代即有浮石煙村、石羊仙蹤等八大景致,大部分至今猶存,看過故居后可游覽下麻陽山水。⑤芷江受降紀念坊(門票20元/人),位于芷江縣城3.5公里的七里橋村,國民黨政府曾在此舉行受降儀式。作為中國惟一的紀念抗日戰(zhàn)爭勝利的建筑物,芷江受降坊坊面刻有蔣中正、李宗仁、于右任、孫科、何應欽、白崇禧等人的題詞、對聯(lián),很值得一訪。⑥會同粟裕紀念館(門票4元/人)建成于1987年,館名由原國家主席楊尚昆親筆題寫,展廳內(nèi)容很豐富?h城的裕園大酒店不錯,標間158元/晚,可選擇在此歇腳。
湘旮旯吃出“土滋味”
單憑懷化這三省交界處的地段,就不可忽視當?shù)氐摹俺浴。懷化的“吃”可謂集湖南、貴州、廣西三省之大成,味道偏執(zhí),夠勁、夠狠,卻又有著自己的特色。無需提赫赫有名的芷江鴨、血粑糕,只消啐嘗一口不打眼的酸蘿卜、米豆腐,酸濃的滋味兒反芻在夢里,怕是在懷化這湘旮旯再也挪不動步子了。
辰溪酸蘿卜
嘎嘣兒脆
吃過辰溪酸蘿卜的人都會有一個疑惑,為什么這么多湘西美食都紅遍全國,獨辰溪酸蘿卜毫無名氣。說法有兩個,一是始終沒研制出一種較好的包裝方式讓酸蘿卜不變質(zhì),另一個就是這酸蘿卜形象太挫,難登大雅之堂。
也是,幾片蘿卜七零八落堆在那兒,耷拉著毫無賣相,但若只憑味道,辰溪酸蘿卜卻可謂絕殺。傍晚的辰溪城,青石板鋪就的路上,猛然一股酸辣味兒襲來,循香前往,會發(fā)現(xiàn)大街小巷的媳婦都用塑料帶兜著黃里透紅的酸蘿卜,嚼得咂吧帶響。這形狀,饞得人喉嚨直冒涎水,慌忙也買了一袋,找個涼亭隨便一坐,放好裝滿油發(fā)辣子的小碟,蘸一下,那滋味,先是酸甜,又帶辛辣,入喉卻脆香,最后,額頭還有汗微微沁下,而這“絕”還有個幫襯,就是這辰溪城的老調(diào)子。
辰溪酸蘿卜取材于辰溪境內(nèi)三大江洲(木洲、當江洲及王家洲)生產(chǎn)的紅蘿卜。紅蘿卜洗凈,切條拌作料,放入裝有燒開的山泉水和自制米醋調(diào)成的酸湯瓷缸內(nèi)浸泡,三五天后取出,酸蘿卜就制成了。吃酸蘿卜,油發(fā)辣子末是少不了的,干紅辣椒切成碎末,用菜油煎得金黃脆香后,放入擂缽內(nèi)搗成粉末,加入沸水調(diào)成稀糊狀。除了酸蘿卜,商家一般還會將刀豆、藠頭、魚腥草等用同樣的方法做出來擺在一起賣,雖然最終只是覺得酸蘿卜最好吃,但好吃的多些也不賴。
在哪里吃?懷化市區(qū)很多地方都可看到寫著“辰溪酸蘿卜”的攤點,但辰溪縣城的最為正宗,建議購買袋裝的。
溆浦糍粑
皮膚嫩嫩白
過年時,湘西到處都是“粑粑”的打糍粑聲響。打糍粑是懷化地區(qū)的舊習俗,溆浦尤盛。糯米要用清水泡上好幾天,這樣打出的糍粑才會松軟而有嚼頭。幾天后,大鍋大灶,灶下堆柴火,灶上罩木甑,甑里盛滿糯米,干柴猛火地蒸,為防蒸干,還要不斷加水。糯米蒸熟后,倒入涂了食油的長木槽里,開打!兩個大漢擂起棒槌,左擂一下,右擂一下,開始還很輕松,糯米也白氣騰騰的,逐漸,糯米在重錘之下粘合,再打起來就有些許困難,這時得有漢子輪流上陣,一邊重錘敲打一邊喊號子。糯米果真是經(jīng)過了千錘百煉,最后被捶成黏糊糊的一大團。這是最好看的畫面,孩子們圍著大人們轉(zhuǎn)啊轉(zhuǎn),看著糍粑冒著熱氣突然就變成了姑娘嫩白皮膚樣的玩意兒。這時,得趁著手勁兒迅速把糍粑移到抹有蜂蠟或植物油的桌子上,剩下的事兒就交給女人了,一塊塊切開,再一個個搓成糍粑圓球。接著就用木模子壓花,圓球壓成了圓餅,再放入冷水里泡,五個一托疊起來,轉(zhuǎn)到蔑篩里,糍粑就算做成了。
在哪里吃?到懷化的村鎮(zhèn)能吃到最地道的糍粑,各地農(nóng)貿(mào)市場也會賣,最好在小年時節(jié)前往,能看到捶糍粑的場面。
沅陵米豆腐
作料隨便亂配
老電影《芙蓉鎮(zhèn)》里,劉曉慶就在湘西永順的王村鎮(zhèn)賣米豆腐。其實不只在湘西,凡是水好的地方,做出的米豆腐也都好吃,懷化沅陵就是一個代表。
米豆腐,口感好,更重要是,它不值幾個錢,便宜到哪里都可以使,早中晚餐,用不同的東西調(diào)料出來的米豆腐,碗碗味道都不一樣。在懷化,無論是市區(qū)還是鄉(xiāng)場上,甚至趕集路上、橋頭、涼亭和納涼處,都有人優(yōu)哉游哉擺著米豆腐攤。懷化這地兒是整體式閑適的,米豆腐無疑是整體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沅陵的米豆腐,作料浩如煙海,大頭菜、鹽菜、酥黃豆、酥花生、蔥花,再加上紅油、麻油、花椒油、醬油、醋、姜汁、蒜水等,口味重的,再加辣子粉、蔥花、生姜、蒜泥,然后配上辰溪酸蘿卜、油炸花生米……作料亂配,怎么樂意怎么來,沅陵米豆腐,要吃得歡,全憑想象。
在哪里吃?如果不能去沅陵,在懷化市區(qū)鶴洲路的泡菜王飯館就可以吃到正宗米豆腐。旅游時可寄宿在農(nóng)家樂,吃到土味的米豆腐。農(nóng)貿(mào)市場也有新鮮的售賣。
洪江鹵豆腐
要吃,明兒請早!
小食攤總是最誘人,不需要良好的服務態(tài)度,不需要規(guī)整的鋪面,自有人排隊哄搶。洪江塘托對面的一條小巷里賣鹵豆腐的攤兒就是如此。
洪江人都知道這個鹵豆腐攤,攤主每天就賣兩桶豆腐,賣完回家,從不多賣,上午不來,就下午三四點鐘提著桶過來,擺好攤子就蹲在一個墻角開賣,買的人太多,必須排隊,就算這么一個人口不多的小城,都得等一刻鐘以上。不耐煩了,就嚷嚷,“老板,到我了,到我了,我先來的!”攤主也常被搞暈,到底誰先來的不知道,于是就很沒立場的誰嗓門大就先給誰。一堆人擠在攤前,相互咽著口水,又要裝作一副漫不經(jīng)心的樣子,很難想象大家是在等鹵豆腐。一個半小時賣完后,再來的人只得到一句“明天早點來”的警示,恨恨離去。
和別處鹵豆腐不同,洪江鹵豆腐關鍵不在于豆腐,而在于辣醬汁。咬在口中,脆滑柔綿?梢詥纬,也可以用棍子串起來,用刀切成絲絲也不錯,或放進洪江米粉里做苕子,即使米粉不放作料也夠本。愛美的湘妹子通常選擇煮的鹵豆腐,又想吃又怕吃太多長痘。
在哪里吃?要吃正宗的鹵豆腐,可以到懷化市內(nèi)掛牌的“洪江米粉品”吃,這是一家米粉老字號,位于幸福路和雄溪路的下坡交匯處,全洪江無人不知。除了米粉和鹵豆腐外,該店還有正宗的血粑,值得一試。
靖州熏臘肉
懷化民風之彪悍,古代就稱蠻夷之地,大口喝酒,大塊吃肉,臘肉少不得,靖州的最講究。先說吃的地方,你可以選在館子里,來一盤蘿卜干炒臘肉,湖南全省都這個吃法,但若來了靖州,則可以嘗嘗苗侗人家的灶臺文化,一個地灶上支起一口大鍋,煮上一大鍋菜,雜七雜八的都放在一起煮。大鍋上方的懸鐵架上就掛著熏烤的臘肉,平時不吃飯時,只靠地灶的火就可以熏烤臘肉,吃飯時,大鍋冒出的熱氣也可熏烤臘肉。這樣的熏烤后,臘香味重而煙熏味并不重,這也正是靖州臘肉的妙處。都說臘肉吃多了對身體不好,而且肉吃多了也不利于大姑娘減肥,不過對于靖州人來說,這些比起吃臘肉的快感,實在差得太遠,靖州人追求的就是“人生得意須盡歡”,姑娘們也會安慰自己,“今天吃臘肉,明天再減肥。”
在哪里吃?如果要現(xiàn)成的,靖州梅林路上和諧賓館的蘿卜干炒臘肉不錯,如果要當土特產(chǎn)帶回家,可以去靖州農(nóng)貿(mào)市場轉(zhuǎn)轉(zhuǎn),許多農(nóng)家都有熏烤的臘肉。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